返回

第442章

首页
    陆杨想走走,一刻钟的路程而已。

     把马放在铺子里,他们省得喂。

     这间房子没有马厩,进门就是三间屋子围着院墙,四面空地都少,看着更像是分户放竹竿,好晾晒衣裳。

     私塾附近的房子,就这德行。

    一般百姓,尤其是县里百姓,也不养牲口。

     他照例,出门先往铺子里去。

     他没特地搞邻里关系,平常见面打招呼,事情不急就停下来唠两句,附近人家都见过了。

    互相都有所了解。

     这条巷子有六座民房,加他们家,一起住了九家。

    能在附近住宿读书的,都是秀才。

    单独租房的几户都是中年秀才,孩子都遍地跑了。

     谢岩房子租得大,私塾又贵,平常跟人碰面次数少,跟邻居们都不熟。

     陆杨又不炫耀名次、成就,只说夫君姓谢,大家一般叫谢岩谢秀才,喊陆杨叫陆夫郎,平常倒也相安无事。

     他铺子里卖菜的,每天下午回家,他都会多拿一些。

     眼看着要蔫吧的菜,他满巷子问问,谁家要,就拿走。

     如此一来,他们两口子平常不在家,娘那边有事,招呼一声,邻居们会帮帮忙。

     至于他们私下里怎么议论,怎么说他们,是夸还是酸,他不在乎。

    表面和睦就够。

     这天,他到铺子里,在前门转了转。

     灶台还是要趁早搭起来,舍不得一天的生意,就要承担一天的风险。

     张铁就会搭灶台,让新来的帮工石榴和银杏去揉面团,今天做馒头和花卷,包子卖完不补货。

    把张铁空出来,准备一下搭灶台用要的材料,从账上支银子。

     晚上下工以后,大家辛苦点,把铺子里的货都拿席子盖着。

    让张铁晚上搭。

     搭灶就要做烟囱了,需要几天的工期。

    尽量晚上做,白天不生灰。

     包子馒头就多跑几次,从后面拿过来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