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之法,等到大朝会后及时整理成册,那?么这个事情也不?算太难。
但是今日,许多人已经暗地?里达成一致,怎么样都要?为难死这个沈江霖。
沈江霖最大的名声?便是六元及第的名头,这还是前年之事了,随后是在翰林院中呆着,中间不?知道走了什么门路,成了冯会龙的属官去了一趟两淮,但是两淮的功劳最后都落在了冯会龙和?韩兴等人身上,沈江霖则是被淹没在芸芸众生之中,回到京城依旧只?是官复原职,不?升不?降,看不?出有什么特殊之处,许多人便认为沈江霖在揭发元朗谋逆一案之中并没有出太多力。
两淮离京城千里之遥,沈江霖又一直隐在幕后,推动着整件事的发展,冯会龙这个人虽然胆小怕死,但是真到了捞功劳的时候,却是贪功冒进的很,见沈江霖没有反对,便将所有的功劳都揽在自?己?的身上,发到内阁的奏折之中几乎看不?到沈江霖的名字。
两淮之治,在于元朗,元朗当道期间,两淮的官场几乎处处以元朗马首是瞻,中枢的势力刀插不?进,故而在封闭信息的情况下?,除了几个当事人外,许多人并不?知道事情的真相?究竟是什么,故而也从没真正领教过沈江霖的本事。
而今,双方正面相?对上,沈江霖自?然知道朝中大臣对他上任这个起居郎之职有诸多意见,此刻同样
椿?日?
也是严正以待。
随着陈德忠高?唱一声?:“有事启奏,无事退朝”后,这场暗中的较量正式拉开了序幕。
首先站出来?的人,是新上任的太常寺卿,原吏部郎中石丛文。
石丛文对于这一次的调任,心中是怨怼颇多的。
吏部郎中是五品,升任四品太常寺卿,按照品级来?说绝对是高?升。
但是就像沈江霖的起居郎一职一样,官场之上有时候不?能一味去看品级高?低,否则又为何有那?么多人死盯着沈江霖的位置呢?
吏部是六部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职能部门,吏部官员素有“天官”之称,朝中的所有人员调动都要?经过吏部,地?方官员的考核也要?经过吏部,吏部尚书一般毫无疑问就是内阁首辅,这已经是不?成文的规矩了,就如同如今的内阁首辅杨允功一样,同样兼任吏部尚书。
这般的实权部门,任谁都想挣破了脑袋挤进去。
石丛文在吏部兢兢业业已经经营了六年之久了,如今新帝继位,各部都在调动,原本石丛文还以为自?己?有希望在吏部更进一步,他对杨首辅处处献殷情,他急杨首辅之所急,杨首辅的公务他努力辅佐,杨首辅的家务事更是他自?己?的家务事,同僚背后还有半酸的嘲讽,说石丛文侍奉杨首辅比侍奉高?堂还要?孝顺,石丛文听了也只?是笑笑不?语,心中却是道,你们想要?往上凑,也要?看人家杨大人愿不?愿意给你们机会呢!
打通了杨首辅的路子,石丛文对往上爬一事是十拿九稳了,结果突然一盆冷水浇灭他的美梦,得到的是被新帝一下?子调任到太常寺这个冷衙门,这让他如何能接受?
正心里憋着一团火呢,正好有人给他机会要?用他,石丛文如何不?顺竿子往上爬,他第一个就迫不?及待地?站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