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大?周朝的开国皇帝为了迅速恢复民生,只能选择轻徭薄赋。
轻徭薄赋自然是对的,对于一个新王朝的巩固以及百姓对新王朝的认同?感都?会在这一个政策中受到极大?的支持,可是轻徭薄赋的背后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央财政收入的减少。
周高祖为了解决这一个问题,想?出来?的办法是缩减宗室开支,减少官员俸禄,以及开展军队的屯田制度,规定两成士兵用于作战训练,八成屯田,减少中央对军费的支出,让他们能够达到自给自足,在此同?时许多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相对应地减少投入或者是暂缓建设。
各种?政策一起下来?后,大?周朝确确实?实?缓解了财政的窘境,政府机器可以顺利地运转下去。
当时的大?周朝的官员俸禄,主要是有两块组成,一块是货币,另外?一块是粮食和布匹,因为当时的大?周朝货币储备量太差,银铜矿开采不?足,所以不?得不?通过两种?俸禄的发放方式来?进行发放。
这样的情况下,虽然大?周朝开国之初定下来?官员俸禄是偏低的,但是只是相对上一个朝代而言是偏低,实?际上官员阶层的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
就拿一个最?基层的七品官举例,一般而言进士出身后,若是下放地方便?是七品县令,这是大?周朝正统官员体系中的最?坚实?的基础官员行列,他们一年?可以拿到九十石的粮食,以及二十两的白银,同?时还有布匹等物的发放。
也就是说一个月这个七品官可以拿到7.5石的粮食,足够八口人吃一个月,同?时在那个时候货币的购买力?是惊人的,一两白银可以购买三?石的上等大?米,若是换成粗粮只会跟多。
可以说,俸禄方面确实?不?能说是发家致富,但是养活妻儿老小不?成问题。
然而,随着大?周朝的逐渐稳定,金银铜矿的开采变多,再加上大?周朝与海上贸易之国来?往频繁,大?量的白银涌入到了大?周朝,虽然大?周朝如今也恢复了生息,但是小农生产的低效率,导致产品并未随着金银货币的极大?增多而增多,那便?开始出现了通货膨胀。
换句话说,就是钱不?值钱了,以前一两银子可以买三?石大?米,现在一两银子或许只能买两石或是更少的大?米了。
然而,这还不?是最?要命的。
最?要命的是,先帝时期,取消了粮食布匹发放给官员作为俸禄的方式,为了方便?运输以及统一管理,先帝下令,将这些本该发放给官员的粮食布匹统一折算成银两进行发放。
在当时,肯定还是多折算了一些的,所以双方都?觉得得利。
朝廷觉得自己省了许多运输调配上的事情,甚至就是原本需要专人进行仓库的管理和运输的看管上,都?减少了人员支持,同?时安全性也大?大?得到了增加。
往年?,总有各地来?报禄米仓出现走水或是因为雨季泛滥而有折损的事情,甚至还有在调配押运途中出现翻船事故的,好好的一船禄米,最?后被打捞起来?后数量肯定对不?上了,就是打捞上来?,也只能匆忙折价卖了,再买新米,这样的事故屡禁不?止,再如何小心,每年?总有几起。
官员们在当时也觉得自己得了实?惠,总的俸禄没?有变低反而变多了,而且更加自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