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秦勉的族兄,去年刚刚升的官,否则今年的乡试还轮不到他当主考官。
主持乡试,秦之?况也是头一遭,所以更是小心翼翼,每一个地方力求完美,生怕有?疏漏。
毕竟此等大事,做好了受益无穷,万一搞砸了,摘了他的官帽亦是有可能的。
答题纸一一发?下,沈江霖先在答题纸上写好自己的籍贯名讳,过了不多时间,就听到一阵鼓声,抬头望了下天,估计已经到巳时二?刻了,很快就有?官差举着考题来?回走动?,跟在他旁边的书吏高声唱念考题。
这三天要考的,是四书题三道,每一道要写两百字以上的时文,经义题四道,每一道要写三百字以上的文章,加起来?就要写七篇文章,至少两?千字。
可谓是,时间紧,任务重,而且第一场考试,还是重中之?重。
到了乡试阶段,已经不会再考核简单的默写背诵等,上来?就是写文章,考理解、考运用、考辞藻,比之?生员考试,生生拔高了一个难度。
沈江霖这两?年来?,在唐公望的教导下,已经不知道写过多少篇时文了,基本上四书五经中,每一个唐公望觉得可以考的点,都拎出来?让沈江霖去破题,哪怕没?有?完整写过,但是写文章的思路,早就打磨过千百遍了。
再加上本身唐公望就做过两?次主考官,他去拎的考点,自然有?他的独到之?处。
独到之?处体现在哪里?体现在沈江霖拿到的四书题里头的第一、第二?道题目,都是曾经唐公望给他讲过的,第二?道题更是轻松,沈江霖曾经据此写过一篇文章,唐公望还帮他细细批改过。
若是其他人,或许因为时间有?些久远就忘记了,但是沈江霖是什么脑子?有?过目成诵之?能的人,可以立即将那篇文章全部复述出来?。
而第一题虽然他没?有?正经作过文章,但是如何破题,从?哪种角度来?写,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要点,他都已经和?师父讨论过了,如今写下来?,骨架已成,不过就是再往里面添加血肉罢了。
沈江霖将袖子绑起,拿起墨条,在砚台里放了点清水,细细研磨起来?。
提笔蘸墨,略微停顿片刻,少年眉毛一扬,端坐在木板上,开始洋洋洒洒写了起来?。
沈江霖一进入到考试的状态中去,几乎是忘我的,文章在心中已成篇幅,落笔的每一个字都是如此自然地流泻于笔尖之?上,再加上沈江霖这一笔好字,哪怕同样是馆阁体,但是和?两?年前沈江霖的字,早就不可同日而语了,每一个字的框架结构都能力求到最完美的姿态,每一个横撇捺勾都有?独属于它的魅力,便光是看沈江霖这一笔字,都已经足够让人叹为观止了。
这便是真正的名师出高徒。
等到几个监考的内帘官来?回巡考,走到沈江霖这边的时候,看到翩翩少年郎奋笔疾书,关键这一笔字还写的如此出彩的时候,好几人都纷纷点头,在他面前驻足了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