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4章

首页
    眼下这是最好的办法,你们几个都是有名有姓的人物,若要留在汴都,不仅容易被他追杀,更难护子谦周全。

    ” 周檀缓了好一会儿,才慢慢地道:“你所说的不过是一种荒谬猜忌,虽然我们要谨慎太子借兵西韶,可这发生的可能极低,不至于到那样的山穷水尽的份上……” 他还没有说完,曲悠便道:“可是我们赌不起,汴都的百姓也赌不起。

    ” 她刚刚说完这句话,周檀就手一抖摔了手中的茶杯。

     艾笛声见二人对峙,连忙将周檀唤了过去,苏朝辞本想跟随,却听见曲悠在身后见了他一声:“苏先生……” 苏朝辞有些意外地回身:“夫人。

    ” 曲悠道:“我有件事想拜托您和柏医官。

    ” 等到众人商量好了,日色渐暮,周檀与曲悠共同出了栖风小院,坐着艾笛声事先准备好的马车绕路去曲府。

     曲悠见周檀不同她说话,便凑了过去,晃了晃他的胳膊:“夫君……” “你曾经说过,”周檀没有看她,只是淡漠地道,“对我有求必应。

    ” 在鄀州时二人情浓,花前月下、春宵帐中,什么话都说过。

     周檀一生亲缘淡薄,父亲早逝,母亲在临安时终日郁郁寡欢,少言寡语,后来也与周副将一同死于非命。

     任氏一家人虽对他很好,可终究隔着一层,不能如同血亲一般全心信赖。

    周檀在燃烛案刚过时或许还抱过微小的希望,姨母和表弟能够体会他不能宣之于口的良苦用心,可最后还是全然落空,遇刺之时,没有一人来看他。

     更别提他许久不见的弟弟。

     以及真心敬之爱之,却天不假年的老师。

     这些事情共同将临安城中买花载酒的少年人彻底抹杀,将醉后廊前题“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的青年臣子拖入深渊,养出他寡淡薄凉、锋利冷漠的性子。

     她心疼得要命,却无法阻拦任何一件事的发生,只能尽自己所能许诺。

     “霄白永远不会孤身一人,我对你有求必应,永远陪着你。

    ” 言犹在耳。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