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将计要送来,请她核算。
阡陌正忙着,楚王下了朝回来,一脸喜气。
“明日穿戴漂亮些,”他坐到榻上,一把将她搂过来,吻吻颊上,“明日宝鼎入社,与我去观祭。
”
阡陌讶然,想起来,蚡冒之鼎原本就是要安放到大社去的,明天正是卜问好的日子。
楚人好巫,楚国的祭礼一向隆重热闹,阡陌也很想去看。
但她想到自己的身份,有些犹豫。
她跟楚王还没有正式成婚,现在住在高阳宫里,已经招人议论,再跟他一道参加祭礼,阡陌担心太招摇。
她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楚王却不以为然。
“你道楚人像中原诸姬那般迂腐,凡事要论个名位?”他捋捋她的头发,“国人都知晓宝鼎得以出水,是你的功劳,若你去不妥当,还有何人妥当?”
阡陌讪然。
她从寺人渠嘴里知道,自己献策捞鼎的事已经传得人尽皆知。
她一直怀疑这是楚王有意为之,如今看来,九成不假。
正说着话,寺人来禀报,说仓谡求见。
二人皆是讶然。
“他来做甚?”楚王脸上的笑容随即淡下。
“说是为刺客之事。
”
听得如此,楚王有些犹豫,看看阡陌。
阡陌这两日也想着此事,心中一动,对楚王说,“莫非有进展?”
楚王虽不情愿,还是让寺人将仓谡召入。
天气虽冷,太阳却是大。
仓谡还未进殿,就看到了坐在榻上的阡陌。
当然,还有楚王。
见仓谡来到,阡陌露出微笑,楚王则是一贯的面色无波无澜,只在他到近前的时候,才将目光扫来。
仓谡规规矩矩地行礼,“拜见大王,拜见樊姬。
”
他就算低头也中气十足,楚王的嘴角撇了撇,看看阡陌,少顷,淡淡道,“免礼。
”
阡陌瞅他一眼,问仓谡,“郎中来见,未知何事?”
“乃为樊姬先前遇刺之事。
”仓谡道,“大王令我细查,有些疑问,须问于大王与樊姬。
”
“有何疑问?”
仓谡正襟危坐,“请问大王,当日大王令人往宫中接樊姬,可是临时起意?”
楚王讶然,片刻,答道,“正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