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9章

首页
    !"朱棣爆笑出声,“什么玩意儿啊这是。

    ” 还真别说,黑不溜秋的东西戴在脸上感觉挺帅的。

     刘邦大开眼界追星还能这么追啊!(震声) 他羡慕坏了:“怎么就没人给乃公写点东西吹捧吹捧呢?” 乾隆摇头晃脑:“八阵风云布时雨,七擒牛马壮秋风。

    丞相为三代以下第一流人物,约其生平,公忠二字而已,公故无我,忠故无私,无我无私。

    ” 小说里的奇门遁甲呼风唤雨看上去是玄乎了些,但乾隆作为诸葛亮的粉丝,任性表示:假的咋了?假的也能成真的! 再说丞相除了生孩子啥都会,你咋知道不可能是真的? 经过三国演义的广泛传播,诸葛亮的粉丝们已经从略觉不对劲→有点为难情→加入了吹捧大军。

     同样作为死忠粉的南部诸夷子民兴奋,赞美诸葛亮的同时不忘加一句:“丞相天威,南人永不复反!” 遥远的日本,某位国民作家手捧三国演义下卷,黯然憔悴。

     “唉,孔明君一死,三国就好像失去了芳香的玉露茶,食之无味呐!” “.....翻译不下去了,库鲁西,就翻译到丞相之死这儿吧!” 明朝。

     罗贯听到宴明婉的话,十分自豪地挺起胸膛。

     迷弟怎么了!丞相本来就值得他着迷! 丞相本身就很优秀,他只是使他的名声更上一层楼! 【无可否认,三国演义对很多人物的描写影响了世人,有无数读者因为小说喜欢上了诸葛亮,喜欢上了曹操,喜欢上了刘备,喜欢上了那个风云激荡的英雄时代。

    】 【一本三国,作家笔杆下流出的美好文字从骨子里深深影响了华夏子民,成就了民族的血与精神气,直到今日仍然激励着祖国变强大。

    】 同一赤壁烽烟,落于纸上成两般光景。

     陈寿叹了口气,不得不承认,虽然小说存在许多谬误之处,但确实如天幕所说,罗贯中写活了三国,让这段历史传播得更广。

     他当初写三国志的目的是为什么,不就是为了让世人还记得那一段历史,记得那些逝去的人物,记得他的先主刘备吗? 视频响起了水龙吟音乐,老三国电视剧里令人难忘的名场面一一闪回。

     【曾经寄望于投身政治改变世界,命运却将罗贯中推向了文学,虽有遗憾,却是最好的安排。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