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成果,可脱为良籍。
”
至于商户,冯道研究了一番,发现明朝和前朝不同,对商人的歧视没那么严重,只要商人家中有土地或其他产业都可以参加科举。
“朝廷鼓励越多,生产越多,社会对科学发明的认可越高。
如此,您的想法终有一日能得到实现。
”
冯道说得.....太有道理了!
朱棣不禁握住冯道的手:“冯先生大才啊!”
冯道:“陛下过誉了。
”
宴明婉摸了摸下巴,这不就是后世欧洲专利法的雏形吗?
结合了一点中国特色。
冯道长老不愧是效忠过十位皇帝的最强打工人,这揣摩人心的功夫简直修炼得炉火纯青。
接下来是最难攻克的技术问题,朱棣的“我有一个梦想”口号动听,落实起来却不亚于地狱级难度。
祖冲之从陶成道的后代那里搞来了火箭设计图,研究半天,对如何飞天仍没有任何头绪,他看出了数字里的误差,能计算出更精准的火箭飞行数据,但想要做到长时间的载人航天仍如同痴人说梦。
祖冲之从来不是轻言放弃的人。
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闭关了整整三日,不吃不喝,终于画出一份图纸。
“这是.....”
朱棣哑然:“天幕展示过的现代热气球?”
祖冲之说:“我从陶万户留下的图纸得到了启发,火箭借助弹药之力升空,热气球的原理应该相似,通过燃烧火炉中的火来加热空气,载人飞行,不但能飞,而且效果持久。
”
明朝的数学家们钦天监的工作人员,他们端详着图纸,道:“陛下,大有可为。
”
“果真?”朱棣紧紧盯着出声那人。
钦天监的工作人员点点头,看他的表情恨不得拜祖冲之为师。
朱棣大笑起来。
直接豪爽地和祖冲之说,想要什么军火去火器营里挑,他无有不允。
祖冲之能用数学解决朱棣的飞行梦,现代列车和钢铁巨舰就无法做到了,他智商再高,也想不出该如何让狭长的列车在地上跑动,庞大的巨舰扬帆远洋。
郑和下西洋的宝船使用了硬帆结构,能有效利用多面来风,需要两百个水手才能划动,难道列车和巨舰也要招收这么多人来推进吗?
太耗费人力物力,得不偿失。
朱棣略感失望,但并不气馁,能有一个热气球已经很好了,说到底清朝被洋人打得屁滚尿流都没能做到的事,相隔了近三百年的他想一步到位未免过于贪心。
这时候,一直闭着双目的僧一行睁开了眼睛。
“阿弥陀佛。
万行圆极,无可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