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明婉指了指她要讲的最后一位发明家。
77表示收到,随后抱着名单消失在房间里。
做完这一切,宴明婉也累了,她洗完澡,准备上床休息,这时空间突然振动了一下。
宴明婉打开系统,看到文物空间多了一个闪亮的格子。
【您收到了一份来自朱棣的打赏。
】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粗略看去,足有上万本书册,弄得宴明婉懵了。
不是说只有一份文物打赏吗?
宴明婉戴上手套,小心地从空间里取出其中一本,见明黄色的古朴册子由庄重的黄娟包裹,高约半米,宽约三十厘米,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霸气的大字:
《永乐大典》!
古代文化的集大成之作,明朝内容最丰富的百科全书,成书于永乐六年。
全书共计22937卷,分装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从先秦到明初的数千种典籍,其编纂宗旨是涵盖经、史、子、集百家之书,再有天文地理、阴阳医术、释藏道经、戏剧农艺之言等多领域的重要文献。
此书一成,彰显明朝国威,造福千秋万代。
史学界一提起永乐盛世,人们总会想起这本书的存在。
可惜永乐大典的正册在朝代更迭中失传,副册也只剩下四百多本,到了咸丰十年和光绪二十六年,英法联军与八国联军两次侵入北京,侵略者大肆焚烧劫掠,抢走了许多宝贵的文物。
《永乐大典》同样遭到浩劫,所余寥寥无几。
剩下的四百册副本被外国收藏。
直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国建立,与中国交好的苏联等国纷纷将己国收藏的《永乐大典》归还给中国政府。
现国家藏有《永乐大典》共224册,收藏于北京国家图书馆,其中62册暂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另外有40册收藏于美国国会图书馆,51册收藏于英国,5册收藏于德国,日本等等。
《永乐大典》的价值不仅局限于其编纂规模和保存的历史文献数量,它是华夏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瑰丽宏达,在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宏大体系中都占据着无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而现在宴明婉手中的,恰好是战火中不幸遗失的大典正本,堪称无价之宝。
77不在,但宴明婉估量朱棣的打赏少不了一个S级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