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章

首页
    刷铺,他便开始实验活字印刷术,他先用胶泥制成规格统一的单字,用火烧硬使其成为胶泥活字,分类存放在木格里备用。

     再将胶泥活字排列在涂有药剂的铁板上,加热使字面平整,冷却凝固形成要印的版型,印刷时,刷墨覆纸施压,印完后加热药剂脱落字块以备再用。

    】 外界,百姓们眼一眨也不眨地望着天幕,生怕错漏了哪一道制作步骤。

     这些都是技术啊!大族藏私,官方垄断,绝不会传授给他们的珍贵技术。

     浑天仪,地动仪,指南车,木飞雕.....事物虽好,但离他们太过遥远,底层平民无法使用它们致富,唯有实力雄厚的一方财主或国家统治者才有资本去做。

     北宋,师兄们惊叹的看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一位师兄收回视线,转向毕昇:“《大藏经》5000多卷,雕了13万块木板,一间屋子都装不下,花了多少年心血!如果用师弟的办法,几个月就能完成,师弟你太聪明了!” 毕昇有些羞赫:“师兄别夸奖我了,天幕不是讲了吗,是我家两个孩子教我的。

    ” 师兄道:“过家家谁家孩子都玩过,偏偏只有师弟发明了活字印刷,可见你最有心,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 其余师弟们听了,茅塞顿开,对毕昇肃然起敬。

     【活字印刷术减少了印书成本、大大提高了排版效率,只需雕制一副活字便可排印任何书籍,虽然制作活字的工程大了一些,以后排印书籍却十分方便。

     然而,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并未在当时得到足够重视,官方推广的依然为雕版印刷。

     雕版印刷发展到宋代已十分成熟,而活字印刷术才处于刚起步的阶段,活字可反复使用,但对工匠的识字能力有一定要求。

     而底层民众,大多不识一字。

    】 宋朝的君主们心有戚戚,方才还以为天幕要把他们拎出来批斗,骂他们有眼不识珠了。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