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45章

首页
    杨伦抬高声音,恳道:“如果没有学田一案,贞宁十二年我也回不到京城。

    ” 左督御史问道:“杨大人,此话何意。

    ” 杨伦稍稍平复了一阵,开口道:“贞宁十二年,我在南方主持清田,下杭州时被人暗害坠江,险些死在船上,这件事过去很久了,久到诸位都忘了,当年清田时,南方大户但凡有人在京,都攀附着来了。

    福清长公主为了驸马的吊诡田亲自进京,浙江的何党官员处处掣肘,我与国子监遣去丈清土地的官员,受到的阻力有多大。

    邓瑛名下的那些学田,之前是何怡贤的,至于他为什么要认下那些田……” 他说着顿了顿,抬手指向门外,“为了救我们的命,为了保下南方清田的成果。

    诸位大人,我杨伦从杭州回京,满载赞誉,如今新的赋政,依托清田一策,在南方推行,我倒是还有命,可去南方看一眼,而保下我性命的人……却要担着这个罪名死,我杨伦,当真不服!” 这一番话,令左督御使失了神,半晌方对白玉阳道:“此事有凭证吗?” 白玉阳尚未开口,便听齐淮阳道:“算有一些佐证,我奉旨抄了何邓二人的家,邓瑛在京城和地方都没有田产和房产,居所内只抄出十余件旧衣,和几包伤药,还有二十两白银,且那二十两白银是清波馆的杨婉所寄。

    滁山、湖澹千余亩学田,其上产出在他的家中皆查搜不到,他父亲早年被处死,他是断了家籍的人,这些钱物散不出去。

    ” 他说着,拾起杨伦掷下的那本书,“我也是看了这本书,才知道这些田上的产出,竟然全部被他还了回去,不过此事尚未查证,仍是杨婉的一面之言,不知还有没有必要,再审邓瑛。

    ” 左督御史怔了怔,“所以翰林院这些人才……” “你们何意?啊?” 白玉阳断下了左督御使的话,提声道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