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29章

首页
    遗属告到了顺天府,说是东厂行凶杀人。

    顺天府勘察之后,本不想把这件事当成案子受理,不想将才驳回,左督御史便亲自登衙过问,所表达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这个案子问下去。

     杨伦在内阁听到这个消息,看着手里的《内训》新稿,半天没说出话来。

     齐淮阳见他额头生汗,禁不住劝道:“没有实证,顺天府也不会胡乱断案。

    ” 杨伦喝道:“断案?这是个案子吗?你们明明知道如今桐嘉案和张案在重审,这个时候,说院生的妻儿死于东厂之手。

    你们这是在干什么,你们这是激民愤!” “民愤如何,错了吗?” 白玉阳一把拍下手里的票拟,“有人告,而府衙不审,这才是逼民起愤!” 杨伦操起《内训》新稿朝白玉阳逼了几步,“白大人,你见过这样规训内侍的宦官吗?” “杨伦!” 白玉阳喝断他,“你是内阁次辅,你问问众位阁臣,你如今这个样子,像话吗?” 杨伦朝其余阁臣看去,众臣皆劝道:“杨次辅,您不能让天下人对我们寒心啊。

    ” 杨伦哽住,一时憋闷得很。

     高举的手也慢慢垂了下来。

     “我杨伦今日耻立此地,就此辞出!” 第150章银沙啄玉(五)踩百骨登东厂位。

    …… 杨伦心里有闷气,一个人走得飞快,转眼就出了端门,直至户部衙门。

     这一日户部发俸饷,大堂在整修,户部的主事们就在堂前临时搭了一个棚子给等俸的官员们容身。

    京中的大户很少指望着俸禄开支生活,但诸如翰林院,督察院这些清水衙门中末等官员,却都靠着俸禄供养一家老小,户部每次发俸,这些人年轻,精力好,来得也最早。

    此时内堂的主事还没有坐堂,棚子里已经站年轻的官员。

     日头大,棚子里人味难闻,熏蒸得人脸色发红,几个人气性上来,难免发牢骚,其余人也逐渐跟着骂咧起来,户部的一个主簿官满头大汗地站在棚前解释道:“诸位大人,你们来得早了,那么些钱粮,搬挪也得个把时辰……” 正说着,晃眼看见杨伦跨进来,忙提袍上前揖礼。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