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的哭泣,隐忍至极处,令杨婉心碎。
过了良久,他终于抬起头,狠狠地抹了一把眼泪,低头对杨婉道:“你走了,朕就不会再保护你了。
”
“好。
”
“母妃也是。
”
他说着顿了顿,“你告诉她,朕不关她,朕这一生,也不会再认回她了。
”
杨婉点了点头,叹应道:“好……”
易琅抿着唇,捂住流泪不止地眼睛,问道:“朕要做一个好皇帝。
”
杨婉含泪点头。
“嗯。
陛下一定会是一个好皇帝。
”
第145章寒江渡雪(八)你总喜欢给我买吃的。
……
靖和元年初春,何怡贤等人被转押北镇抚司诏狱议罪,这个消息一传出京城,各地方便掀起了一场冤案平反的浪潮。
何怡贤掌司礼监十四于年,贪墨钱财与粮地不可计数,所涉刑案之多,令刑部官员咂舌,齐淮阳不得不从国子监与督察员借调官员入衙,协同审理。
然而,何怡贤因刑伤过重,还未熬过二月,就病死在了诏狱中。
然而何怡贤的死并没有平息朝堂和民间的愤怒。
东林学派的人开口如拔剑,下笔如下刀,将前一朝的旧案一个一个地撬翻起来口诛笔伐,其中,最令人心痛的案子,莫过于桐嘉惨案与张展春案。
二月初,刑部奏请重审桐、张两案,书院院生的亲属,与张展春的儿子一道,从给地进京,三年过去,为父母的两鬓斑驳,为子女的尚且年幼,与妇人们相互搀扶着行于城道中,路人见后,无不为之落泪。
一时之间学政与百姓的舆论相联,致使群情激愤。
北镇抚司不得不下令,将何怡贤的尸体暂收在狱中。
司礼监其他候罪的宦官,眼看着何怡贤病死,无人收尸,由此思及自己的下场,皆惶恐难眠。
邓瑛虽与众人一样在押,但三司联名的释囚文书下到了镇抚司,邓瑛不再被提审,也不再像其他囚犯一样,被限制水饭。
“督主,也就您能逃出生天了……”
几个司礼监的秉笔太监,托着锁链在邓瑛面前垂泪。
“早知道是这样,我们无论如何,也都不会跟着老祖宗走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