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发国难财的,徐停凤将断刀扔在地上,“但我也记得,私贩渠道也需要质量过关,这种程度,应该不合格吧?”
兵器库的官员叹了口气:“可是统帅,咱们哪来的那么多时间来锻造呢?”
哪一样不需要银钱和时间。
再说了,现在户部能给出来银子?
“有得用就不错了,总比用残缺的强。
”
徐停凤:“这样的武器有多少?”
“刀五千柄,长枪一千。
”
还好,数量不算特别多。
他仔细看了看这批残次品,发现这些刀枪的制式,看着和大周这边的很相似,只是没有兰花形状的标记。
徐停凤找来薛乐添。
他把这家伙也薅来了镇南关,在营帐里充当他身边的大夫。
“咱们当年囤的铁,铸了多少刀剑?”
薛乐添:“三千多吧……你问这个干嘛。
”
徐停凤将事情前后说了一遍,然后沉吟:“你冒充南宁的兵器贩子,联系我们这边的兵器库官员,压低价格,把好兵器卖给大周。
”
“得来银钱一分不留,都换成粮食,然后你再回来,用大周商号的名义,当粮草捐给镇南关。
”
薛乐添听明白了。
意思就是,他们好不容易囤的铁,要给镇南关的士兵,换来的钱,也要变成粮食给镇南关。
“……大出血啊。
”他喃喃道。
而且担了很大风险。
这种时候出钱出力担风险薛乐添理解,他并不难受,只有个疑问:“你那兵器不是给你家外甥囤的吗?现在用了,可就什么都没了。
”
徐停凤:“守国便是守家。
国没了,才是什么都没了。
”
三千多好兵器,可以让很多士兵不会因为武器的问题丧命,他想了想,还是道,“你留意下,看看能不能找到另外一个兵器贩子的线索,我总觉得有点怪。
”
薛乐添:“好,知道,这就去办。
”
人到中年,还是操劳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