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未眷顾过他。
陈启生叹了口气,道:“别在教室里丢人现眼了,来办公室吧。
”
如果说同学的鄙夷只是让迟朔思维迟缓,惶惶不安,那么班主任的一句丢人现眼近乎是某种程度的盖棺定论了,他被一下子冻住了全身的骨头,连争辩的机会都没有。
封隋则被勒令呆在教室里,尽管封隋是偷钱事件的苦主,但陈启生直觉封隋再参与这件事只会导致事态愈发不可收拾。
迟朔跟随陈启生往办公室走去,在走出教室之前,陈启生就拨通了迟朔父亲的号码。
这次电话接通了,陈启生道:“您好,是迟朔的父亲吗……”
***
在等待家长到来前,陈启生本着身为班主任的责任,询问了迟朔的家庭具体状况。
了解学生的家庭状态,对班主任而言是教学系统外约定俗成的必修课,陈启生在高一开学伊始就对班上学生的家庭状况有了大致的纸面了解,纸面指的是学生档案,上面有父母籍贯和机关单位的信息。
有两种学生最值得他的注意,一是家庭背景较好的,这在市重点公立学校里不算少,和隐秘性较强的“贵族”私立学校自然没法比,但有这样的学生,对班主任来说也是一条值得经营的人脉,这样的学生代表是封隋丁辉之流,而丁辉的家庭背景其实不需要特殊照顾,年轻教师可能会看重,但陈启生并不看重,重点公立学校有很多的丁辉。
至于封隋,按照封青良的名声和级别,陈启生以为封隋那样的学生会进国际高中或者贵族私立。
像封隋这种背景的学生,陈启生带两三届的学生可能才会出这一个。
二是成绩优异的学生,这样的学生代表着保送名额和名校光环的保证,习惯了领导重点班,陈启生心系的从来不是升学率,而是名校率,北大清华属于金字塔第一层级的院校,他每届都能带出一至五个清北学生,五个是他教学生涯的顶尖,每带出一个清北学生,他就能获得学校颁发的十万元奖金,对外宣称则是一万元。
迟朔就是陈启生曾经寄予厚望的十万元奖金,如果迟朔能保持着年级第一的位置,陈启生甚至会考虑给他推保送名额,在他一分钱好处都捞不到的情况下。
毕竟每次蝉联的年级第一都得不到保送名额推荐,那也显得太黑箱了。
迟朔没有维持得住年级第一的位置,陈启生一方面真心认为可惜,一方面也略有罪恶感地松了口气。
保送的内推名额如果不给迟朔,那么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