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胎儿提早生产。
这才六个多月,若非方荷哼哼唧唧主动,康熙一点都不敢大意。
直到确定她身子无碍,康熙这才从背后抱着方荷睡了过去。
元宵节一过,京中北城和南城的许多灾民,都被安排到了皇庄附近开荒。
景嫔派出去的人手去安置灾民的时候,那几个太监甚至还跟权贵家的小厮差点打起来。
好些人都想种黄金粮,也缺少人开地。
只要管几顿饭就能得到一个壮劳力,总比买人强得多,还能在皇上面前留个行善积德的好印象呢。
景嫔得知,立刻叫太监们当场叫起价儿来。
灾民们一天能拿到手的铜板,愣是从三个涨到了三十个,这才被各家瓜分一空。
对灾民而言,能住上暖和的房子,有吃有喝还有钱拿,天暖和了朝廷还管帮他们起房子,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冒着雪和寒冷干点活儿算什么,比起住在窝棚里,每天饿得浑身发软,他们宁愿做个累死的饱死鬼。
开始叫价的是太监,过后通过灾民们的去处,老百姓们都得知了,这些太监是昭元贵妃派出来的。
一时间,好些人都在家里替方荷立了长生牌位。
就连捏着鼻子出三十个铜板的权贵好不容易抢到的那些灾民,也都在心里记昭元贵妃的好。
若无昭元贵妃,这些权贵们恨不能将他们当畜生使,别说铜板,能不能吃饱饭都是问题。
一月里天寒地冻,开荒效率特别慢。
但等到了三月,因为好些穷苦百姓也为了吃食和工钱加入进来,不只是皇庄,包括权贵们的庄子,方圆数十里的地都被开垦出来了。
想将黄金粮推广开,空口白牙去说是不现实的。
老百姓们平时畏官如虎,确实说什么听什么……前提是不涉及地里的粮食。
那是他们的命,命都要没了,但凡喘口气的都要挣扎反抗,肯定不愿意种新粮。
连上了折子给出章程的官员们,也都将信将疑,不相信会有那么高的产量。
所以开始只能在皇庄和附近的荒地,还有京郊村落里先种上几季。
等产量出来了,一点点传出去,后头不用费太大的力气,百姓们自己就愿意种植。
这一年的亲耕礼,康熙没带人去先农坛。
他带着文武百官和宗亲们,直接去了第一个种植黄金粮的京郊耄耋村。
这个村子因为本身就擅长种植,村里不缺粮食,前朝还出过一个进士大官,没人敢明目张胆地盘剥,日子过得很不错,村里老人很多,才有了耄耋村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