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又要面对城外北府军的进攻,压力不可谓不小。
万年公主与梁王只得一面指挥大军,一面发书给北府兵请求议和拖延时间,同时,也在焦急等待着西北的回讯。
……
八百里快马加急,京中大乱的消息传到秦州只用了三天。
桓羡眼疾仍未痊愈,听妹妹念罢战报,当即将此次跟随出征的文武大臣召来清晖院,宣布了此事。
相较于陆氏的作乱,更令众人吃惊的似乎却是谢璟所率北府军的叛变,薛稚身在屏风之后,亦是忧心忡忡。
她不相信谢郎会反,但这封由万年阿姊亲手所写的急报却不容她幻想。
难道,是因为自己吗?可若他知道了她还活着,却已向命运妥协,是会责怪她,还是就此收手?
满座之中,唯独桓羡丝毫不信。
“谢璟不会反。
”
他眼蒙纱绸,毫不犹豫地断定:“他若要反,早就反了。
何苦等到今日。
”
“这必定是叛军的阴谋,只怕他已被控制了起来,被部下以他名义作乱。
兹事体大,朕须得率部回京去,凉州之事,就由沈卿主持。
”
“可陛下的眼疾……”兵部尚书沈弁矢口道。
“朕没事。
”
桓羡解下眼前的白绸来,淡淡地道。
事实上,他视力虽已好转,却也只是恢复到病情恶化之前的状态,白日与强光下视物无碍,但于夜晚及光线昏暗处,仍是隐隐约约朦朦胧胧。
也好在如今凉州局势明朗,吐谷浑已彻底退回其国境,凉州叛军元气大伤,短时间内无力东下,让他得以率军南返。
只可惜是不能一举将桓诏歼灭了。
君臣商议之后,决定天子率领三万大军先行南返,若京中处置得当,待他们赶回淮北之时,内乱应已平定。
这尚是最好的打算。
如若届时京城已被叛军攻破,王军可据守淮北,以洛阳为后勤补给,号令周遭郡县勤王,只是这样一来,京畿一带战乱必起,也必然死伤无数。
但愿,桓瑾与桓翰不要叫他失望……
桓羡回到内室之时,薛稚已经简要收拾好了行装,见他推门进来,忙端着灯迎上去:
“你怎么把绸带摘下来了,快戴上,太医正说还是要少视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