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7章

首页
    一封书信,急诏朔州刺史薛承入京,就说朕有急事与他商议。

    ” 至于当夜那几名闹事的婆子,则是被打了三十大板逐出宫去。

     堂堂天子竟被人当作奸|夫一般去捉奸,不得不说还是有些丢人的,事情传到崇宪宫里,何太后哭笑不得。

     然,薛承的回信还未等到,首先等到的却是来自北方的三千里加急战报。

    言,柔然已在边境秘密集结,勾结边塞几座城池密谋反叛。

     眼下,柔然已集结二十万大军向朔州逼近,朔州城池坚固虽可抵挡,然一场恶战亦是在所难免。

    薛承上书朝廷,请求做好应战支援朔州的准备。

     两朝交好已久,未想对方竟会于此时撕毁盟约公然南下,朝中几乎为之炸开了锅,纷纷控诉起柔然的背信弃义、商讨着御敌之策。

     如此一来,召薛承回来是不成了,思前想后,桓羡决定亲征。

     毕竟,他不去,北方那些州郡说不准便要蠢蠢欲动地投敌了。

     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大楚国都一日远在长江之南,对北方的控制便一日有限,他现在尚且年轻,为政勤勉,还有工夫北巡巩固统治,若是换了位体弱的君主,只怕黄河以北都要拱手让敌。

     大战在即,亲征已是不可避免,然自己走后,为防京中有人作乱,他还得调一个人回来,替他稳住京中局势。

     “拟一封旨意吧。

    ” 他叫来万年公主,“将谢璟调回来,就说,授他以中护军之职,掌管京中禁军。

    ” 六月甲子,敌冦武川;丙辰,冦柔玄;怀荒郡太守不敌,投降柔然。

     七月,柔然的七万精骑兵作为先遣部队,已正式抵达朔州城下,等候大军集结。

     朝廷已于一月之前便颁下诏令,急召并、定、冀、兖四州之兵,北赴朔、恒二州。

    同时征调四州百万民夫,为沿线开赴战场的军队运送粮草军械。

    各路大军,亦都源源不断地向北集结。

     朝堂之中,尽管大臣们极力劝阻天子亲征,然桓羡心意已定,最终决定于七夕之后,亲率淮北一带大军北上。

     谢璟便是在这种背景之下被押解回朝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