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8章

首页
    。

     大明民间银行,早就在几十年前遍布各大城市,而朝廷设立的官银行当于十几年前确立,但仍然不完善,银行券的发行并不普遍,关于朝廷与民间的银行业,十几年来一直在角力。

     而太子这篇文章中,很明显能看出他对经济商贸颇有了解,甚至有超出一般旁人的知识。

     俞星城捧着那篇文章,读了两三遍,她愈发觉得太子反倒不像是帝制的绝对拥护者,反倒他的思想相当新派。

     她皱起眉来,有些搞不明白了。

     皇帝对太子有一些重用,看起来也不是没有理由。

     俞星城再想头都要炸了,只好把太子的文章以朱笔点阅,放到一旁,继续看剩下的答卷。

     而她没想到自己还会看到尚夕擎与温嘉序的文章。

    尚夕擎言语平实准确,竟然能看得出文采颇深,且视角独特,俞星城几乎都快忘记了这位琉球王国的哑巴王子,当年他就执意留在大明学习,现在这一手好文笔,显然是这几年学成的结果。

    而温嘉序跟尚夕擎就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风格,他言辞中引经据典,文笔华丽,俞星城看着文章,都能想象到温嘉序一脸骄傲的叼着玫瑰,散发着香风在空中旋转的模样。

     她自己也不太喜欢华丽的文风,但奈何温嘉序谈及的是仙府治事之问,虽然不必要的辞藻太多,但问题也都说在点上,颇有真知灼见,在她批阅的一摞文章中,算是好文,她扪心自个儿不该不给过,就也把他的答卷和太子放在了一起。

     俞星城被关了好几日,暗无天日的阅卷结束,她终于能归家。

    她并不怎么知道,考卷题目已经被皇帝公布天下,而钟曾筠这种名臣被拉去阅卷,且皇帝要将前百人的卷子细细阅读之类的消息,也传遍大明,这场考试已经是大明上至士子高官下至百姓商贩,讨论的最热话题了。

     俞星城知道入学府的名录已出,还是因为俞家快马加鞭前来报信,喜称,皇帝共批四十一人,俞菡就在其中。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日继续。

    俞教授马上要上岗了。

     第203章女孩 俞菡的事儿,俞星城不必主动打听,主持此次考试的国子监祭酒,便在国子监内碰面闲聊间,向俞星城透露:“俞二姑娘去年科举便是二甲,或许对于京师出了名的才女来说不算高,但在大明科考女子中,也是近年的好成绩了。

    啊,我自然审阅了才递交给皇帝,外文稍弱,但律例与算术极佳,再加上文章也是上等,入选也是实至名归。

    ” 俞星城不知道俞菡的入选里有几分是皇帝或内阁授意,而有几分是她的真才实学,但结果已定。

     国子监祭酒是个略显古板的老头,但他似乎是皇帝颇喜欢的那种钢板性格,竟然还低声与俞星城道:“士官学府都是年轻孩子,女子共七人,男子三十四人,年级都轻,最大的也不到三十。

    俞二姑娘以前一些旧事,或许在京师闹出过风雨,但到了士官学府,那就是在皇上眼皮子底下,从里到外,从私到公,都容不得半分不得体。

    不过有俞大人在,想必俞二姑娘也会学着安分些。

    ” 俞星城觉得,这祭酒大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