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懂得去号召底层印度人,所以若是没有她,换了任何一个人,这场民族起义也不过只能支撑几个月,就会因内讧而分崩离析。
”
她又说了一些印度的实际情况,以及如果不是拉克希米掌权的话,起义可能如何结束的推测,长公主听的微微启唇,似乎从没想到,她能把这一场战争从粮食调配、社会矛盾到宗教问题,分析的如此全面。
“第三,是因为打的够快。
这既是因为大明的威逼利诱要求她快速结束战争,也是因为首都德里被洗火焚烧,彻底引发了南北印度的愤慨。
若是这战争再拖几个月,恐怕局面是另一个样子当然,奥斯曼的强大,以及咱们大明与奥斯曼的结盟,也注定英人无法抄近路调兵前来。
而时间赶巧,在印度驱逐英人没多久,法国拿破仑还朝,更是让英人无法抽手,彻底断了英人立即反攻的路子。
所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
”
殿内静悄悄的,长公主半晌吸了一口气:“第四点呢。
”
俞星城微微一抿唇:“若皇上与长公主不愿听我的谀词,那我便实话实说。
”
长公主还没开口,就瞧见皇帝的身影就立在帘子后头,背着手道:“你说。
”
俞星城:“第四,因为臣,以及我们下西洋的船队。
臣取得了印度女王的信任,在这样的分析下,也让她扫清了对大明的怀疑与不信任。
而且船队上又有仙官,连夜回朝递交公文,臣这边承诺给女王的支援,也都能及时到达,女王更愿意让臣对她的战略进行一些建议。
臣确实有功,只是这功也是在船队上所有官员同舟共济的情况下,才能有的。
”
皇帝似乎笑了:“行啊。
你还不如那些闻对方屁股的老狗,这已经在自个儿的功劳前头摇着尾巴汪汪乱叫了。
你说的没错,真要给大明君臣立功,朕是头等,你三等。
”
俞星城睁大眼睛,似乎在想,自己怎么不算是二等。
皇帝抬手掀开了帘子,走了出来:“略儿敢用你,也敢在我面前将你说的天花乱坠。
他自然是二等有功。
”
作者有话要说: 明日继续。
第199章赤子
俞星城忙起身,只是没有再跪拜,而是抬袖深深作揖。
皇帝穿着一身绘竹白色深衣,衣袖是深灰色织锦,衣袂翩翩,大袖如云,拖到地面的衣摆下,他似乎穿了双软底木屐,袜子也没穿。
果然是如传闻中那样随意。
听说他视礼法为无物,甚至在阁老讲经时还会旁听而笑,一切给皇帝设下的规矩,他都乐意于去挑战,一切臣子或软或硬的胁迫,他都乐意去把事情闹大。
虽然他大部分时间都看起来都很正常,但他总会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