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民族的野心,把自己的全部手腕贡献给血腥的政治斗争,哈丽孜显然在当年更胜一筹,稳坐了太后宝座。
如今伊斯坦布尔的繁华商贸与她关系密切,她在大臣之中似乎也颇有人心。
但就是有一个问题。
大部分太后会为了维持后宫专政的局面,在挑选儿媳时费尽心思,培育儿媳的政治素养上比儿子还用心因为很多时候她们的亲生儿子都不会成为皇帝。
但哈丽孜就没能选到一个合适的接任的儿媳。
她的儿子,奥斯曼皇帝,以死相博也要娶到如今的皇后那位粉裙子的娇俏傻美人。
这婆媳的紧张关系,弥漫到了整个王朝。
而终于,在天黑之前,俞星城他们在阿里的带领下,于托普卡帕宫的长廊上,追着喊着,才拦截到了那位健步如飞,语速如机关枪般的太后,哈丽孜。
作者有话要说: 其实在整个欧洲,女人当权的事儿真是数不尽数,多到离谱。
历史上的苏丹女权时期在一百多年后就结束了,这里架空,写的更长一些。
在大家心中的□□帝国,肯定女人地位极其低下,但母亲这一身份是地位极高的。
苏丹女权时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历史,虽然女人强大,但也没撼动男性集权根基。
但从中可以看到她们的争斗、挣扎或野心,感兴趣的可以多了解一下。
第123章故乡
俞星城对拉克希米印象太深,总觉得一个掌握帝国的女人,必定高大,狂气,有千军万马前神色不变的威严气场。
但哈丽孜太后并不是那样的人。
她看起来像个邻家老奶奶,可能有近七十岁了。
身材娇小,头发花白,脸上带着笑意,卷发后缀着白色的纱巾,穿着暗红色的宽袖宫装,身上也没有太多珠宝,只在纱巾上有几颗珍珠,剩下都是刺绣、棉料与灯芯绒。
相比于他那两个亮晶晶香喷喷的儿子儿媳,哈丽孜太后看起来完全没有那种珠光宝气。
但她说话速度很快,面容上的皱纹已经看不出她年轻时的美貌,可明显还闪烁着智慧与机敏的光芒。
她看到了阿里,停住脚步,对他伸手,说着什么。
阿里连忙虔诚的小跑几步上去,单膝跪在走廊的地毯上,轻轻抬起哈丽孜太后戴着手套的右手,亲吻了她手背。
明明阿里比哈丽孜太后年轻不了几岁,但跪在那儿行礼说话时,露出的仰慕,就像是个少年仰视着全能的长姊。
哈丽孜微笑着放下手,朝小燕王一点头,开口说话,肖瞳翻译道:“你是塞利姆的孩子吧。
连眉眼都如此相似。
”
小燕王走上前去向她低头行礼,哈丽孜转头跟那群跟过来的大臣说了几句,那群大臣低头退散开,哈丽孜才笑道:“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