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3章

首页
    宿舍楼梯上的那一吻,甘扬松开她,对她说:明天,再继续。

     次日一早,还是那辆GL8来接他们,一行人去见陈博士。

     房子造在山间,中式风格,庭院里种着桂树和海棠。

    主人家七十几岁,还在做董事长,讲普通话带着一口乡音,坐下就请他们喝茶。

     虽然只是一次非正式的见面,丁之童还是做了很多准备。

     她知道自己最初把LTCapital当成是财务性收购者是不对的,他们投资那些体育行业相关的线上企业,显然不是为了快进快出,赚一票走人。

    考虑到其隶属于一个实业集团之下,而且联系紧密,他们正在执行的很可能是一个战略性的收购计划。

     她跟李佳昕反复讨论过,都认为像是在布局线上销售。

    传统制造业加互联网,这个概念处处可见。

    但不知道为什么,就因为LT还有一个甘扬,又让她总觉得事情不仅止于此。

     开头关于M行的介绍还是那一套,但后面的部分就比较困难了。

     如果是一份卖方并购的pitchbook,仅仅列出潜在买家的经营情况、产品、高管以及财务信息,就可以厚得像一本书,足够显示出银行家的专业和诚意。

    但买方并购却完全不一样,潜在卖方的估值信息很少,有的甚至根本拿不到确切的数据。

    多少功夫做下去,人家未必看得到。

     丁之童照着原来的想法说完,房间里一度有些冷寂。

    她又一次觉得,事情不仅止于此,甚至开始后悔,昨晚就该让甘扬再往下说的,拉生意还讲什么面子呢? 陈博士倒是很客气,并没有就此送客的意思,续上茶水,反过来给丁之童讲故事。

     比如他小时候,家里在越南开布庄。

    1968年打仗,西贡到处都是火灾和残垣断壁。

    消防队从一个地方赶到另一个地方,救都救不过来。

    布料又是最不经糟蹋的,一点火星就烧起来了,一家人眼睁睁看着什么都不剩下。

    后来,他就跟着父母去了马来西亚,还是做布料生意,长大之后又到香港受教育,毕业出来开了服装厂,专门做欧洲的单子。

    1975年,越南又打仗,有亲戚从西贡出来,船票十二根金条一个人,只有当地有钱的华人出得起这个价钱,但也等于走了个空身,还有不少人死在海上。

    再到1987年香港股灾,又是一个轮回。

    但就是他们这些人,每次劫后余生,总会又一次想方设法地做起生意来,就好像血液里挣钱的基因从来没有停止过燃烧。

     丁之童是做好了功课来的,陈博士出过一本传记,这些故事书上其实都有。

    她本以为这只是老年人喜欢想当年,从前的事情反反复复地讲,听到后面,才知道不止是这样。

     陈博士对她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