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完了正事,一家人就各自散去了,回到自己的院落收拾东西。
崔云昭跟霍檀回到了属于他们的主院。
主院位于后院中央,上下一共有三层,下面院落宽敞,假山花园精致漂亮。
除了主院还有厢房和后厢房,上下都很精致。
崔云昭跟霍檀上了二楼的卧房,等人都退了下去,霍檀才把崔云昭揽在了怀中。
“皎皎,我们终于来了。
”
“是啊,终于来了。
”
两个人说着,一起笑了起来。
“早先成婚时,我就说要让你住上大宅子,虽然有些晚了,到底还是住上了。
”
“我也算是实现了诺言。
”
崔云昭却道:“一点都不晚。
”
甚至比前世要早了两年有余。
相比于前世,许多事请都变了,许多人也提前故去,甚至就连裴业,也生了一场前世从来没有生过的病。
崔云昭心里隐约觉得事情还有变化,但他们已经坐在了这艘大船上,无论风浪有多大,波涛有多剧烈,他们都要一往无前,直到抵达彼岸。
崔云昭定了定心神,道:“夫君,你得尽快熟悉汴京的防卫堪舆图,也要尽快熟悉长汀大营,家里的事情有我,你不用操心。
”
霍檀点头:“还好有你。
”
他能行至今日,同崔云昭的优秀和沉稳是分不开的。
没有崔云昭,他可能都死在了隆丰村,哪里会有今日的加官进爵。
霍檀紧紧握着崔云昭的手,声音很低,却是掷地有声的。
“当年你我依窗夜话,你曾说以后也要青史留名,”霍檀声音坚定,“皎皎,你不会是我的依附,以后的史书上,会有你单独的一卷。
”
崔云昭缓缓笑了。
“那我提前谢过侯爷。
”
夫妻两个只简单休息了一日,霍檀就立即去了长汀大营,而崔云昭一边同霍新枝收拾家里,一边让邢妈妈和夏妈妈出门打听,想要找熟悉汴京的管事姑姑。
这几日霍家可谓是门庭若市,递拜帖的官宦人家不计其数,崔云昭都已家中忙乱为由拒绝,并未见一人。
不过倒是请来了两位管事。
这两位一位曾经是长信宫的旧宫人,一位则是汴京的老行家,对京中事都很熟悉。
崔云昭便让仆人收拾好庭院里的暖阁,一家人在暖阁里听这两位老行家讲解京中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