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57章

首页
    上为他据理力争,反倒是当年翰林院那些同仁和他的学生在努力为他辩护。

     齐承帝喜欢实干的臣子,这些年提拔了不少年轻有为的人。

    所以徐京墨的所作所为,更能被人理解。

    天下没有白得的午餐,想要得到就要付出,即便与商人合作又有什么关系,一切都是为了渔阳能够更好。

     三年的任期,转眼就满了。

    徐京墨收到京都的来信,久久不语。

     南宫云辞问他,“你决定留任?” “嗯,百废待兴,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起码再等三年。

    ”徐京墨甚至不觉得自己会在三年后回到京都,想要做些实事,还是留任地方更好。

     他准备给上个折子,一是为了自己留任的事情,二是为了请齐承帝豁免渔阳的税收,哪怕只免一年也好。

    熬过这一年,明年总归是能走上正轨的。

     不过他这样的选择,也许会让妻子有些为难,“你是有什么打算吗?” “无妨,生意在哪都能做,不过你要是打算多在地方留任,最好可以换换地方。

    ”南宫家已经将茶叶的生意做到了极致,近来新开始的粮食生意也是稳步发展,只不过粮食生意的利润总是有限的,她想看看有没有其他新的机会。

     暂时没有也不要紧,有些机会是靠缘分的。

    当年意外做成的砖茶生意,如今成了南宫家屹立不倒的基石之一。

     “等三年后看吧,我不想太早回去京都。

    ”他的恩师、小舅舅都是阁老,有些人的动不了他们,但是一定会想法子从他着手的。

    比起,朝堂上的勾心斗角,他更喜欢在地方做些实事。

     “谦儿就要三岁了,你准备给亲自给他开蒙,还是寻个夫子?” 一年前,从崇山书院来了四名夫子,有他们在,渔阳的官学很快就建起来了。

    徐京墨给每个村五个名额去参加官学的入学考试,但是最终只会选取一个人入读官学。

    这个被选取的人,食宿全免,可以在官学学习三年,三年后若是考中的童生,可以再免费学三年;若是没有考中那就回去村里。

     其他的人当然也可以通过考试考入官学,只不过读书、吃饭都要自费而已。

     渔阳的官学,是绝对的选拔制度,有人觉得徐京墨要求太高。

    却不知道徐京墨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法提升老百姓的普及率。

    若非是渔阳现在没什么银子,他更想将一个名额扩大成五个名额。

     考不上童生,或者考不上秀才并不重要,每个村里有了这样一个读书人,也就有了能给村童启蒙的人。

    日记月累,读书识字的人也就会越来越多。

     徐京墨没有犹豫道,“我来吧。

    这个臭小子越来越调皮,等我带他去地里体验一下再给他启蒙。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