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3章

首页
    笑了起来,“知道我为什么专门喊你来了吧。

    子期,你少时艰难,一路压抑,待到朝局大变后,你如飞鱼般乘风破浪,势如破竹。

    可你要知道,这世道的枷锁并未完全消失。

    ” 他不想自己看重的学生因为轻敌受到重创。

     徐京墨听着老师语重心长的话,浮躁的心逐渐地静了下来。

    他这几年太顺了,顺到他有些飘,感觉一切尽在掌握之中,老师是在敲醒他。

     “学生知错。

    老师,官员考核之制的修改,学生一定是谨慎行事的。

    ” 官员考核之制关乎官员的升降、调任,也就是官员的核心利益,他若是冒进只会被群起而攻之,那些个“斯文人”为了自己利益能活撕了他。

     冗官的问题必要解决,但是不能一蹴而就,牵扯了众多的利益,就要考虑“补偿”的问题。

    世间之事没有完全,妥协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温阁老满意地点点头,“你能明白就好,以后的路还很长。

    陛下刚即位,百废待兴,但是事有轻重缓急,他只能一样一样来解决。

    ” 齐承帝是个有耐心的皇帝,他不急一时,但是执着于结果。

    功勋们正在文官体系中做文章,若是不管不顾的,即使年以后,这天下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他要借着处理冗官问题的同时,遏制住这种风气。

     文官、武官最好不要走的太近,更不能文武兼任。

    此外,还要放着朋党之祸,冗官的形成和朋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有什么比许人前程更让人心动的呢。

     “老师,功勋们没有地方晋升,肯定有人家想要子侄走科举之路。

    ” 总不能出个章程不准功勋人家参加科举,这世道可以限制平民,绝不可能限制勋贵。

     “由武转文,自然可以,那就交出手中的兵权。

    ”温阁老用最平静的语气说出最残忍的话,功勋的立世之本就是手中的兵权,好些功勋家族虽然从国公掉成了侯爷,但是依旧底气十足。

     齐承帝能登上大宝,和他手里的军权有直接关系,所以他比谁都想要将兵权收拢到自己手里。

    侧卧之榻岂容他人鼾睡? 徐京墨这会感觉这个差事是真的不好干了,本以为只是个写个让朝廷减负的文书,结果发现皇帝还给了个隐藏任务,“我本以为这差事两三个月就能结束,现在看来有些太乐观了。

    ” 功勋可不是傻子,若是自家子侄争气,与其守着天天被皇帝忌惮的兵权,不如转去文官,皇帝念着他们识趣,至少两三代人是无忧的。

    但是,肯定有更多的人不愿意交出手中的兵权。

     齐朝的军制是五军都督府,东西南北中军各守一方,但是功勋手上的兵权导致这五军都督不能完全掌握自己手上的兵,幸亏现在周边太平,不然一旦有了兵事,这仗要怎么打。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