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00章

首页
    表浇灭了,魏谦的预感成了真。

     项目公司一般有自己的销售团队,怎么卖,卖了多少,这些都是项目总管,打报告给双方股东就好了,这次却是老熊和张总两大股东方的法人代表亲自过去坐镇销售团队了。

     先是铺天盖地的广告,然而没用。

    C市的常住居民人口根本就没有那么多,完全消化不了这个体量,而度假疗养别墅本身也是针对来此旅游的外地游客,但同类产品实在太多,竞争对手有的是,什么“森林公园中的私人庄园”,“山居楼台隐居圣地”之类品类繁多,张总提的那个活像“临终关怀老人馆”一样的疗养概念根本没有任何竞争力。

     各家争奇斗艳一般,每家都有亮点,但是亮点多了就变成晃眼了――当地的别墅市场已经呈现了明显的买方市场。

    【注】 说起来也是,出来旅个游,看着地方好就在当地买个房子的烧包,全中国能有多少? 而这些烧包各自有家有业,当然不可能常住,弄个产权式酒店公寓每年临幸一两天,已经非常“傻多速”了,有多少人会花大价钱买一栋离群居索、进进出出都不方便的别墅的? 钱的问题还是小,难道找人打理不麻烦? 后来老熊他们也尝试过在各自的老客户群中搞“折价内部销售”,依然以失败告终。

     这时,他们以前粗放式的捡着项目就干,没有品牌特色,甚至没有固定产品的弊端凸显了出来――这种超高端项目的客户群体和以前做的城市住宅群甚至小规模的商业地产都产生了明显的断层。

     简而言之,就是老客户里根本没几个人买得起,别说购买,他们连关注都懒得关注。

     中间有一段时间,他们几乎放弃了“卖出去”的努力,想转向“租赁”,租给某些旅游机构或者酒店机构,改做别墅式度假酒店。

     这个提案被双方股东一致通过,然而且不说只租不售带来的资金压力,这一大片别墅区就连整租都租不出去。

     只有几家酒店管理公司表示过兴趣,但是提出要不买也不租,只是替他们管理,而他们不但要承担管理费用,每年这个别墅式度及酒店的盈亏风险还要自负。

     至此,他们好像走到了一条绝路上。

     然而这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