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63章

首页
    象很常见,我们这些老头子,在临床上多多少少都见过几例,你们以后要是走上临床,一定要注意区别假死和真死。

    ” “没错,现在临床上,很多人判断死亡就是简单的检查一下,没有确诊就下了结论,如果赶上地方习俗,当天下葬的,入土后这患者就会在棺材内活活给憋死。

    ” “赶上有入土的习俗还好,现在都施行火葬,活活烧死的也不少。

    ” 几个老教授聊了起来,叶飞突然想起一个事,说道:“师父,我记得在我小的时候,你救过一个假死的患者吧。

    ” 李卫国想了想说:“没错,当时我正好路过,看一帮人把死者装进棺材准备入土,我见死者面色潮红,尸体尚有余温,我就判定他必然是假死。

    ” 叶飞感慨,“还好及时,不然就把人活埋了。

    ” 李卫国微笑着把论文交给叶飞说:“你这篇分析假死的论文写的不错,辨别断症,写的很到位,分辨假死和急救处理办法,也举一反三,值得提倡。

    ” 另一个教授笑着说:“幸好被教育部批下来,可以当教科书,不然呢,这么深刻的内容探讨,就被医学界给忽略了呢。

    ” 听讲的同学们都笑了笑,随后继续查阅资料,去找下一项医案文献。

     叶飞回到电脑前,萧雪枫过来小声说:“老教授们坐镇,虽然准确性提高了,但速度慢了好多,你觉得一个月能写完吗?” “尽量吧。

    ” 其实,这个情况,李卫国也注意到了,他端着茶杯看了一眼周围,同学们都在各忙各的,三三两两的翻书找资料,还有人用电脑记录,分批整理文献,但明显人工赶不上进度。

     李卫国放下茶杯说:“我说老哥几个,咱们学校,是不是有文献专业的学科?” “有。

    ”一位老教授说:“临床之外,还有医学英语,医药卫生法学,公共事业管理,这三个专业,都有文献科目。

    ” 李卫国又问道:“能不能找这些专业的学生过来帮忙呢?” “这个,要看学生自己的意愿,学校是没法要求学生们,强制他们来帮忙的吧。

    ” “也对。

    ”李卫国默默地点了点头。

     这番聊天,被李婉莹听见了,她也知道,一个月时间很紧凑,就按照现在的速度,感觉根本不够用,当下她心里有了算计,走到叶飞身边耳语说:“刚刚听教授们说,可以找文献专业的学生来帮忙,但学校不能强制,所以我想……” 嘀嘀咕咕的说出自己的想法,叶飞问:“能行吗?”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