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8章

首页
    也是,古代传下来的书画类文物,对保存和展览要求极为苛刻,稍有不慎损失一点,那都是文化传承的损失。

     师徒两人来到展馆内,管理员非常紧张,每个人都洗了手带着口罩,就连师徒俩都洗了手带了口罩,就好像呼吸也会把这些真迹影响一般。

     师父随手点了一本书,有专业的管理员,小心翼翼的取出来,一帮人小心翼翼的搬运送到桌案前,叶飞刚要动手翻看,就被管理员喝止了。

     第37章:看病的家伙事 “你不能动,这是相当珍贵的文史资料,必须由专业人士帮你翻阅。

    ” 叶飞看了看师父,师父点点头,叶飞只好耐着性子,从身上拿出纸笔,在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翻开第一夜后,叶飞开始记录。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就疑惑了,为什么不拍照,这可比手写记录要方便多了。

     有所不知,在任何珍贵书画展馆中,对光的要求非常苛刻,有些展馆禁止拍照,就是因为闪光灯的亮度,很有可能对书画上的文字造成损伤,毕竟是经过几百年岁月洗礼的纸张文物,不管是墨迹还是枯黄的宣纸,都脆弱的很,不小心不行啊。

     记录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叶飞的心却很激动,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李时珍亲笔手写,这是古中医的亲身体会与心得,写着写着,叶飞就沉寂其中。

     李卫国在医史文献馆里逛了一圈,见叶飞兢兢业业的抄录着,他也不打扰,背着手走到展馆门口,馆长留下几个人保护文物,带着管理者出门去找李卫国,谈谈药箱的事。

     李卫国不是不通情达理,只不过这药箱的意义不一样,他是行医和传承用的,如果真的被人展出看一辈子,他们李氏中医还怎么传承下去。

     园长很懂谈话技巧,由浅入深的问道:“你们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 “所有医史文献抄完为止。

    ”师父冷言冷语的说。

     “这……” 要知道,这李时珍陵园一天给当地带来多少旅游经济,闭馆一天,这就是不小的经济损失,他们居然要等着抄完为止,这那行。

     “李先生,您这也太让我们难做了。

    ” 李卫国背着手说道:“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我有这个权限不是吗?” “话是没错,可我们馆工作人员有将近200人,我们也要吃饭的呀?” “不是有财政开支吗。

    ” “这……” “好了。

    ”李卫国冷声说:“我们抄我们的,你们该开馆开馆,除了医史文献馆,其他的随便展览。

    ” 其实这也是一个办法,两不耽误,目前来讲也只能如此,馆里的人也不计较,但馆长又插话说:“李老先生,趁您有空,咱们聊聊您的医疗箱的解决办法吧。

    ”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