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笑道,“类似的记载其实从唐代就开始了,大同小异,我们现在分析,是因为怕老百姓为了灌溉不管不顾毁了水源,种地靠天吃饭,水源尤为珍贵,因此当时的管理者就借助神仙之口止损而已。
”
明若楠和谢瑶小心翻看县志,果然看到了类似的记载,只是古文简洁,看得人很累。
明若楠倒不是看故事,而是在摸这些故事发生的地点。
除了清朝那个故事的地点明确外,其他几个故事里的地点都很模糊,但唯一明确的故事里都出现了湖泊。
最后还是老头解释了,“这都几千年了,地形肯定有了一些改变,说起来那时候梅翰林家门口那个水塘应该就是个湖泊,但是面积缩小了。
”
明若楠道,“那这些故事里涉及到的水源,都是这条湖泊了?”
老头又看了看,点了点头,“应该是这样,不过现在可不是什么湖泊了,就是一个景观湖,上头还在考虑填埋呢。
”
谢瑶道,“故事里不是说了不让填埋么?”
老头笑,“哎哟,这不过是个故事而已,为了搞活经济,填个湖算什么,祖坟都得迁走。
”
明若楠都听笑了。
此时天色已晚,明若楠和谢瑶准备明天去那个什么梅翰林故居。
第二天一大早,两个人一只猫准备好了出发,黑猫是不要什么准备的,钻进猫包就好,因为东西多,谢瑶就让黑猫吞下去当个储物袋。
明若楠道,“你可得包好了,否则被他吐出来都是口水!”
要是没这个弊端,明若楠早就把黑猫当芥子袋用了。
可惜不行,这家伙对每一样进肚的东西都要尝一尝,如果好吃能吃,他肯定会偷吃,就是不能吃,他也得舔一口,上回在游轮上让他藏的东西,最后包装袋明若楠都没见到,因此明若楠坚决不用他。
谢瑶大大咧咧,“没事,擦一擦就好了。
”
梅翰林故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