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0章

首页
    明。

    一部分人认为他睚眦必报,一部分人认为他知恩图报。

    不是谁都很清楚傅元宝的事情。

     当一个人知道傅威是傅元宝的亲戚,上个门被傅元宝的人打断腿,再次上门又被傅元宝加重了伤势。

    很多人就会认为傅元宝是一个有暴力倾向,且连手下的人也一样。

    在本地恐怕嚣张跋扈。

     但当一个人知道傅威刚开始那条断腿并不是手下的人打断,是傅威自己弄断的。

    而傅威威胁到了傅元宝唯一的亲人,他的小奶奶。

    傅元宝后来才会加重傅威伤势,这个人就会觉得傅元宝做出这种事情是可以谅解的。

     而当这个人再想到傅元宝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商人,是很多年轻一代学习效仿的对象。

    这种行为可能造成年轻一代更加激进,也可能对傅元宝本身的生意造成影响,让合作伙伴觉得这事不算正面新闻。

    那么这个人又会觉得傅元宝行事过于暴躁。

     放眼到傅元宝这一生来看,他的右手曾经因为傅威断过手指,并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手指骨歪着。

    他会担心自己的亲人,保护自己的亲人。

    对方知道这一点,再来看傅元宝这个行为,又会容易站在傅元宝角度上。

     同样一件事情,传到人耳朵里就未必已经是同一件事情。

    再加上每个人对信息的感知是不同的,编写这个事情的人对于事情本身也会有内心的见解。

     所以先入为主是很重要的一件事。

    要先让大众去知道傅元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他不是一个完美的人,他是一个有所欠缺但本性不坏的人。

     这篇稿子不能投在《妙花》。

    《妙花》是情感杂志,里面的各种文章更多是诉说相互的情感。

    她这一篇与先前的都不太一样。

     桑晓晓正在这么想着,方苗冒了出来。

    方苗寒假没有回家,没想到桑晓晓这么快就回来了,看见人高兴的不行:“晓晓你回来的好早。

    ” 桑晓晓应了一声,拿着稿寻思着,还是投到《文学艺术》去。

     不知道曹主编要不要。

    感觉对于《文学艺术》而言有点偏长,还有点打广告的嫌疑。

    桑晓晓看向方苗:“我要去文学艺术编辑部,你要去吗?” 方苗愣住:“我吗?我可以吗?” 方苗完全是打算朝着编辑方向发展的,既然想要当编辑,那就要看看如今大编辑部是如何工作的。

    她反问:“为什么不行?你不是都已经出了两期杂志了吗?” 方苗心想,出了杂志的人多了去。

    她算哪根葱?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