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头见着杂志,发现这封面做得着实不错。
他打开杂志页往里看,发现纸用得太好,细节上也花了不少小心思。
年轻人现在喜欢这样的了?
“这纸成本不低,数量恐怕不多。
卖少了难以维持编辑部,卖多了这纸就成了问题。
现在听说联系的是一个小印刷厂?”
曹主编:“是。
那些事总会有解决的方法。
如今是觉得真能成,求个刊号。
往后这类文章总会越来越多。
她现在能办得好,就让她试试。
挂上好,以后做事要审批,做起来能有个章程。
她主见高,好在不是听不进话的人。
”
说着他自个都好笑,和人讲了三木在编辑部的事:“她觉得自个对的时候,总是懒得说理由,就爱嘲讽人。
自个发现是自己错了,那张脸哎比橘子皮都皱,团在一起生气,骂烦死了。
她声音又完全是小孩子的嗓音,可有意思。
”
嗓音天生,桑晓晓不管是发火还是正经,亦或者是正常说话,听上去都有意思。
“我们开个会讨论下,她年纪是太小,不过情况特殊。
你说星海这边和他们合并倒也是可行。
”对方细思半响,终于给出了个截止回应,“这周开会出结果。
”
凭空再弄一个编辑部,管理起来多一份麻烦。
细说一下,如今正儿八经的编辑部,编辑基本上是有编制的,除了编辑之外也得必须有包括美术编辑在内的编审副编审。
学生打打闹闹的几个人凑在一起可不行,得有较为规范化的管理。
这事无巨细的管理模式,可不会因为对方是一群年龄尚小的学生而有所宽松。
曹主编很清楚这种事情也不是一个人能决定,能得到确切知道结果的时间已经很高兴。
是为三木高兴,也是为星海高兴。
两者要是合并,代表着妙花编辑部真正成立,也代表着星海编辑部不算取消,在往后的日子里说不定能再次起来。
往后不论如何,利大于弊。
“合并也好说。
”曹主编和人商量着,顺带把桑晓晓打算签的是合同制的编辑这一点告诉对方。
也就是说,现在这个阶段,妙花编辑部发工资都不用上头人操心。
做杂志花钱也不用上头人操心。
往后合并,星海那块儿每次贴钱的情况说不定都能连带好转。
省时省钱省力。
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