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
”
大汉就见自家主编在小姑娘面前殷勤得不像样。
上一回这么积极,还是对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大家时。
他看不下眼,无声“嘶”着,往边上自己位置上一坐。
桑晓晓拿过一期星海看起来。
红有各种红法,糊有各种糊的理由。
以前《星海》红,桑晓晓或许可以理解。
那是正在动荡需要崛起的年代,所以文章关乎那些,又由于杂志报纸有限,所以能起很强大的精神支撑作用,也有它的市场受众。
现在《星海》不红,是因为人们的观点渐渐变了。
这些年大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平和,那种不断向上的精神劲少了起来。
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种话,说出来反而会引人发笑了。
人似乎逐渐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逐渐变得碌碌无为,总觉得过好自己这一生就很足够。
人生短暂,这种想法确实没有错。
小家好了,大国才会不断发展。
然而星海编辑部传承下来的理念就和大众思想有了一点轻微的偏差,这点偏差导致重新恢复的杂志卖不好。
估计也有编辑提起过,可很难更改。
一个改不好就偏离初心。
编辑部没有钱,给的稿费价格就低。
价格一低之后就会导致恶性循环,投稿人越来越少,精品文章更少。
桑晓晓一目十行读了其中一篇文章。
空洞像是千篇一律的口号,呼吁着人们关注梦想前进的方向,而越是呼吁的东西越是小众,桑晓晓看完也没对这个梦想职业产生任何一点兴趣。
“”
她叹了口气:“你这个杂志,现在是给谁看呢?给学生看,像是考试可以套用的励志作文。
给居家的主妇看,没有爱情的趣味。
给在工作的青年中年看,他们在现实挣扎已经够辛苦了,还得看你这再来感同身受一下艰辛。
总不至于是给老人看?”
王主编脸上顿时火辣辣:“这……我们受众很广,从十岁到六七十岁都有。
”
“从十岁到六七十岁都想看的内容,一是童话,二是笑话,三是情感,四是生活科普。
”桑晓晓问王主编,“你觉得星海算哪种?”
星海哪种都不算。
王主编为他们杂志找着理由:“我们杂志是现在不太符合主流。
大家都喜欢看打打杀杀的武侠,恩怨情仇我也爱看。
但我们杂志不是这样的风格,也改不成这样的风格。
”
桑晓晓把书合上,拿起饮料再喝了一口润润嗓子。
她不觉得星海的主旨有错,也不觉得王主编的固执有错。
她只是再次放下饮料的时候,说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