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味。
等下买点。
桑晓晓非常有自知之明,完全没打算现在当场买。
她根本做不到拎着一大袋水果晃动晃西。
太累了!
供销社除去这些物件外,日用品也很多。
桑晓晓稀奇从一头逛到另一头,发现有成捆的松紧带,有塑料拖鞋,有搪瓷的盆碗杯,有晚上煤油灯用的灯头。
最有意思的还是自行车车铃那地方。
一对小夫妻在买车铃。
其中那小阿姨对着自己丈夫一顿数落:“你怎么每个月都能弄掉这盖头。
下次再弄掉你就空着吧。
我是不会再陪你来买这个了!”
桑晓晓回想自己在门口看到的自行车,感觉有一半以上的自行车车铃是残缺的。
这些都不是她需要的东西。
她走到文具那里停下,看起供销社里提供的各种文具。
小卖部的胖老头是真有钱。
对于这种非常放得起的货,备了不少的货,还经常添新的款式。
不过供销社里还是有她没见过的。
比如说双头笔。
一头是钢笔,一头是圆珠笔。
桑晓晓盯着这支微妙的笔看了半响,一时间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
说不好用吧,这笔确实齐备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笔品种。
说好用吧,钢笔笔囊装不了太多墨水,圆珠笔笔芯更是短到和寻常的笔芯不适配。
就是稀奇。
一旁负责卖货的阿姨贴心推销:“这笔城里卖得非常好,我们这边用得人少。
你看又能当钢笔写,又能当圆珠笔用。
到学校去,同学们看了都眼热。
”
桑晓晓依旧处于微妙状态,盯着这支笔:“嗯……”
阿姨看桑晓晓盯着笔狠不下心的样子,以为桑晓晓是觉得贵不舍得买。
她笑笑小声说:“我儿子说,边上那个笔更好用。
就纯钢笔。
五块钱一支看着贵,其实算便宜了。
你到城里买,款式稍变一变,钢笔头完全一样的要十八!”
读书确实费钱。
门口修车只收一毛,一支钢笔要五块。
桑晓晓总共带了十块钱,去掉打电话和修车的钱,剩下九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