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章

首页
    得得物理降温,什么平时得多预防讲究卫生,什么噎住得从背后勒人腹部随后撞击,把噎住的东西撞吐出来。

     讲得有理有据,活像是专业学过医的。

     这种写法和春居不一样,又贴合了陶主编一贯以来的喜好。

     “三木有点东西啊。

    ”有人看完后评价,“她的文看碟下菜。

    写什么完全能按照需求来。

    听说只是个学生吧?以后前途不可估量。

    ” 可惜并不是谁都喜欢这种看碟下菜的写法。

     杂谈报编辑部靠近门边上,一堆报刊杂志里,有个瘦削且头发稀疏的男编辑抬起了头。

    他听着自己同行赞叹,语气相当不屑:“呵,金钱的钱途吧。

    ” “写文字要按照别人的意思来写,这不就是屈服于金钱?庸俗。

    ”这男编辑看不起桑晓晓,“名门大家真正想要写出点东西来,就得按照本心。

    通俗文学,那就是厕所读物。

    ” “厕所读物,就是你上厕所的时候最乐意看的东西。

    ”他话一句接着一句,点评完之后又自嘲,“当然,我不是针对她。

    我们也一样。

    为了一点热度,什么文章都敢刊登。

    ” 有个年轻编辑听到这话,小声嘀咕:“那我上厕所最爱看三国,难道也厕所读物吗?” 杂谈社的主编姓赵。

    赵主编很有主见,也对各种观点很是包容。

    他完全不在意自己手下各大编辑意见不合,甚至笑着点名:“张青意见那么大。

    那就关于三木的《春居》和《秋医》专门去写个文章出来。

    下一期直接刊登上。

    她最近可是阳城最火的新作家。

    你的名字完全没人家有名气。

    ” 没名气怎么办呢?蹭。

     要么正着蹭,要么站在对立面蹭。

    什么最能吸引人?有理有据但意见不同的争辩。

    哪怕这个所谓的理所谓的据并不能得到大众认可,那也是一种观点。

     杂谈报和阳城日报不一样。

    它不是每一天都有,而是半周或者一周出一份报纸。

    比杂志出的频率高一点,又比一般报纸出的频率低一些。

     一年到头,它还会整合一整年的信息,出一本厚重的整合杂志。

     在追求挣钱上,赵主编总是非常努力。

    他也没办法,毕竟像他这种小众报纸想要生存,又不想要乱七八糟什么都冒出来的广告侵占大版面,就只能靠这些小地方绞尽脑汁赚钱。

     没有钱的编辑部走不长远。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