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标,够自家吃不说,还能攒下来几个,平时就会趁着赶集的时候跟人换些自家用得上的东西,像是针线、火柴、煤油这些,就不用专程往供销社跑一趟了。
由此可见,鸡蛋在农村的集市中,那可是硬通货,要不,怎么会有“鸡屁股银行”这个说法呢?
因为不用票,于晚菊给出的价格,要比供销社的收购价格高了一分钱,听起来不多,但对于每一分都得精打细算着的农村人来说,已经值得他们稍稍冒些风险了。
反正,别人问起,就说是给自家在城里的姑妈送的,亲戚之间,你送点儿这个,我送点儿那个,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难不成还会有人去告发他们投机倒把吗?
所以,在大年三十那天,于晚菊十分顺利地取到了五斤鸡蛋,除了走亲戚要用的,剩下的都打算留下来,自家人慢慢吃,正好,家里每个月消耗的鸡蛋数量也不少呢。
早上八点多,徐家人收拾妥当、就准备出门了,当然,也不止他们,整个家属院的人,只要娘家离得近些,不用跨省、跨市的,都是早早地就出发了。
至于娘家离得远的,那就只能隔几年回去一趟了,没办法,这年头,出行是真的不方便,另外,也是真的费钱。
毫无疑问,回娘家的这一日,家家户户也都没了藏着掖着的想法,毕竟,出门时给娘家带的是哪几样礼,邻居们扫一眼就知道了,这个时候,哪怕是为了自家的面子,带的东西也不能太寒碜了。
在整栋楼,老徐家的日子都是数一数二的,毕竟,家里只有一个孩子,负担轻,挣工资的人还多,所以,他们家会拿什么样的礼,自然而然地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
于晚菊才不会给别人“挑拨离间”的机会呢,一模一样的四样礼,都是拿来送人的好东西,任谁也挑不出什么毛病来。
徐元手里提着不少东西,剩下的都被徐进生给接过去了,因着天冷、他们又是三个人,黄卫英就没打算骑自行车了,所以,他们一家子先是一起走到了钢厂附近的这个公交站台。
直到看着老两口坐上了前往市中心的这辆公交车,徐元和爸妈在冷风中又站了一会儿,这才等到了他们需要的公交车。
初二回娘家,这已经是惯例了,现在的公交车线路少,公交车数量也不多,在站台等的这一会儿时间,经过的每一辆公交车几乎都是挤满了人的,他们乘坐的这一辆,自然也不例外。
黄卫英掏钱买了三张票,公交车一个刹车,她的身体顿时向前倾去,倒是不可能倒的,就这人挤人的状态,哪怕她不扶着,也没空地儿让她摔倒啊。
不过,徐进生反应快,或者说,一直关注着自家媳妇儿呢,这才在第一时间拽住了她,之后手就一直揽着她的腰,没再松开过。
要是换个地方,哪怕是夫妻俩,这样亲密也是要叫人说嘴的,但是在公交车上,一个个都被挤得快要不能呼吸了,哪儿还有闲心管人家两口子怎么相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