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1章

首页
    记忆犹新。

    如果您现在处于我的地位,您敢说您不会做同样的事情?” “或许会的。

    ”吕西安承认。

     “那么我们更应该达成默契了,”俾斯麦往外吐了一个烟圈,“现在您可以告诉我,你们和沙皇在圣彼得堡究竟谈了些什么吗?” “您这么关心这个,是害怕在贵国和我们开战的时候,俄国人突然从东边进攻吗?” “我过去十年的努力,都是为了避免这种事情发生。

    ”俾斯麦也十分坦诚,“我今年已经七十多岁了,可不希望因为一场输掉的战争而身败名裂。

    ” “您倒是也没必要来问我,”吕西安淡淡地一笑,“我记得关于您和沙皇之前签订的《再保险条约》,您的儿子曾经评论过――‘这个条约能拖住沙皇一到两周,因为毕竟它是个条约;可这个条约最多也只能拖住沙皇一到两周,因为它毕竟只是个条约而已’,我们和沙皇的谈判无关紧要,沙皇会按照他的利益见机行事,无论有没有条约。

    ” 俾斯麦缩了缩肩膀,“很妙的回答。

    ”他扭头看向窗外,“啊,天已经亮了,我想在到柏林之前睡一会。

    ” “那我就不打扰您了。

    ”吕西安站起身来。

     “我很享受和您的谈话,”俾斯麦朝着吕西安伸出手,“您是个值得尊重的对手。

    ” 吕西安向前走了几步,握住了俾斯麦的手,宰相的手有些粗糙,但十分有力,完全不像是个七十多岁的人。

     “所以我们达成协定啦?”俾斯麦松开吕西安的手,小声问道。

     “您可以理解为我们之间有了默契。

    ”协定意味着责任和义务,而默契只是一种心照不宣的配合,在政治上,一字之差往往就是生与死的差别。

     俾斯麦点了点头,重新开始翻阅起文件来,火星子从嘴角的雪茄烟落到腿上的褥子上,在上面烧出一个个黑色的小洞。

     “铁血宰相”无疑是一个当代的巨人,然而这个巨人正在衰朽,野心勃勃的新一代人,正虎视眈眈地要把他,连同他所取得的一切荣耀,一道扫到垃圾堆里去。

    吕西安怀疑,即便一切都如俾斯麦预料的那样发展,新皇帝恐怕也不会善罢甘休,而宰相的权力归根结底来自于君主,俾斯麦最后的结局,恐怕只能是被不体面地解除职务。

     看到宰相做出了明显的送客姿态,吕西安识趣地转身,朝门口走去。

     那个军官还等在门外的小客厅里,他送吕西安下了车,当他们穿过站台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台火车头,挂载着一节煤水车,沿着铁轨向阿尔方斯包租的列车车厢驶过来。

     “看来您的火车头已经换好了,”那军官说道,“应当过一刻钟就能够发车。

    ” 吕西安点点头,无论俾斯麦怎么说,他绝不相信这只是一场偶遇而已。

     第119章返抵巴黎 在列车预计抵达巴黎这一天的早上,吕西安将近十点才从床上坐起来,前一天晚上他躺在床上之后还在考虑要向记者们发表的谈话,时不时地又回想起和俾斯麦之间的交锋,足足折腾到凌晨两点方才入睡。

     吕西安并没有将他与俾斯麦之间谈话的全部内容告诉德?拉罗舍尔伯爵和阿尔方斯,当他从俾斯麦的车厢回来时,他只说俾斯麦想要从他这里探听法俄谈判的内容――这当然是事实,然而只是部分的事实,至于他和俾斯麦之间达成的默契,吕西安决定还是暂时不要让其他人知道为好。

     按照德国皇帝如今的身体状况,吕西安怀疑,等到今年秋天,俾斯麦就会开始对法国进行挑衅以巩固自己的权力,而吕西安也计划届时在报纸上大搞反德宣传,既是为布朗热将军助威,也是在给自己增添人气。

     关于他的这些打算,吕西安计划找机会有选择性地和阿尔方斯通气,但他并不准备让德?拉罗舍尔伯爵知道这些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