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举荐折子,也被收入文渊阁,多年不见天日。
一晃经年,文盛安致仕,吏部尚书之位出现空缺。
有资格坐上吏部尚书之位的人?并不多,太后迟迟没有定下?吏部尚书之位的人?选,让那几个有资格的人?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终于,左等右等,千盼万盼,腊八节后第二日,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太后宣布了任命,人?选却出乎所有人?意料
吏部尚书并未花落大家看好?的那几人?,而是由?仅剩的辅政大臣、礼部尚书陆杭担任。
原兵部尚书李寒松,迁往礼部,接任礼部尚书。
空缺出来的正二品兵部尚书一职,由?行唐关主将、正三品怀化大将军霍世鸣接掌。
世事变迁,八年之久,文盛安的举荐,还是被采纳了。
第135章第一百三十五章收复燕云十六州!?……
也?许连文盛安自己都没有料想?到,命运会如此戏剧,兜兜转转,霍世鸣还是成为了兵部尚书。
只是这一回?,事态并非由他亲手推动,而是由曾经?狠狠驳回?过这本折子的霍翎一手促成。
从正三品边境主将,到正二?品一部尚书,在大多数朝臣看来,这就是太后对霍家的恩宠与看重。
有多少人终其一生,都够不着尚书之位的边。
只有极少数,经?历过柳国公权势显赫时期的朝臣,敏锐察觉出了一丝不对。
承恩公在行唐关待得好好的,太后为何会突然?将他召回?京师?
这其中,是否有隐情??
丁景焕如今是刑部左侍郎,在朝堂上的站位愈发靠前。
在听到这道任命时,丁景焕的眉心猛地一跳。
显然?,即使是他这位太后心腹,也?都意外于太后的做法。
他应该是在场所?有人里,最清楚内情?的人。
先帝时期,勋贵势力庞大。
柳国公府位列勋贵之首,不仅有极深的威望,还牢牢把持着兵权。
为了节制柳国公府的权势,先帝与文盛安这对君臣,任命柳国公为兵部尚书,又用了其它?手段,才成功收回?柳国公府手里的兵权。
景元二?十?六年,先帝驾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