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在看杂货铺子的账本时。
”
霍翎抿了口离人归,这酒度数很低,不容易喝醉。
若能习惯这股略带涩意的酒香,反倒还有提神效果。
“杂货铺子卖的商品很繁杂。
这些商品的价格并非一成不变,时常会因为某些原因出现波动。
”
“我每次看账本时,都会顺带看一看这些商品的价格,弄清楚它们价格波动的原因。
”
多年养成的好习惯帮到了她。
因为她发现,青盐的价格,居然比以往低了两文钱。
自羌戎归顺大燕后,大燕就设了榷场与羌戎进行交易。
只是,羌戎物资稀缺,能够与大燕进行贸易的商品并不多。
在这为数不多的商品里,最受大燕百姓青睐的,就是羌戎的青盐。
青盐不仅比大燕官盐要细,还比大燕官盐要便宜。
为了不冲击大燕官盐市场,青盐的贸易量一向是有限制的,决不能超过规定的数量。
当然,规定是规定,只要其中有利可图,就挡不住源源不断的私盐贩子。
但无论如何,青盐的数量根本满足不了大燕百姓的需求,所以几十年来,青盐的价格只有往上涨的,从来没有往下降的。
这几十年来出现的第一次,总不会是平白无故。
端王被霍翎带起了兴致:“只降了两文钱,要说多也不多。
”
“但青盐价格会下降,最有可能的原因是,短时间内市面上出现了大量青盐,青盐的供应高出了百姓的需求。
”
霍翎颔首,又继续道:“我店铺的茶叶,多是从南边运过来的,除了少量卖给本地父老乡亲,大多数都是卖去羌戎。
”
一边是有人大量囤积茶叶,一边是有人大量抛售青盐……
只要榷场一直开着,羌戎根本不会缺茶叶,也根本不用担心青盐的售卖。
偏偏他们有了这种担心……
是不是说明,他们在担心,大燕会关闭和羌戎交易的榷场?
他们为何会有如此担心?
霍翎:“我当时已经有了不好的预感,却不敢直接下结论,就让两位掌柜多去外面打听,看看其它店铺是不是也遇到了类似的情况。
”
两位掌柜汇报过来的结果,彻底证实了霍翎的猜想。
霍翎立刻找上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