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小儿子高良去县城读书,这两天就要回来了,他担心小儿子回来找不到家里人,又想留在这里把压在房子里的家当扒出来,便收拾出来一小间房子,这半个多月和他孙子一直住在这里。
”坐在一旁的村民开口为他解惑。
“老人家,你的小儿子竟然是读书人。
”木西有些惊讶。
“不仅是他小儿子,他这个小孙子也被他们一家送到隔壁村子的书院读书,家里有两个读书人嘞。
”
“如果不是要供养两个读书人,单靠我这老伙计和他大儿子精湛的木工手艺,日子早就过得有滋有味,也不会过成现在这个样子。
你买下的那头牛,就是我这老哥哥当初靠为刘地主家的闺女儿做嫁妆,用工钱买回来的。
”和高老汉交好的村民为他们一家如今的苦日子惋惜,但也明白自己这位老朋友想举全家之力供养两个读书人,想要后代摆脱背朝天种地的想法。
“好在高良那小子读书刻苦,是个读书的好料子,年纪轻轻,十五岁便考上秀才,和木家村的木北是一年考上的。
等到明年就可以考举人,他们家的苦日子马上要熬出头了。
”
木西听到堂弟木北的名字怔愣片刻,顺着村民的话往下说,“会好的,日子肯定会越过越好。
”
几人就读书这件事聊了几句,聊着聊着,话语转到木家村村长木文身上,说起木文四个儿子分家的事情。
为木西指路的村民对于木家四个儿子分家这件事嗤之以鼻,认为木文的大儿子木东因为爹娘一碗水端不平便闹着分家,纯属胡闹,是不孝顺的表现。
“自古以来,有哪个做父母的能真正做到一碗水端平?木文他们两口子为什么会偏向最小的两个儿子,还不是想着全家人一起使劲儿,供两个儿子读书,等两个儿子哪天金榜题名,全家人能一起享福。
木文那个叫木东的大儿子不理解父母的一片苦心,觉得父母偏心最小的两个弟弟,他怎么不想着等到他两个弟弟中状元,他们全家和以后的子孙都可以跟着沾光,摆脱泥腿子的身份?自私自利的混蛋玩意儿,我要是有这样一个儿子,我早就在他刚生下来就把他给掐死了!”
“老高,买我家牛的这位客人就是木家村的,你当着人家的面说什么呢?”高老汉拦着老友的面不让他再胡说八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你不是木东,你怎么知道他的难处?”
“高良和木北关系好,木家去县城接送木北,经常顺道把我家高良捎到县城,我也见过木东那孩子几次,逢年过节,我家和木家经常走动。
我听小儿子高良说起过木家的事情,他说木北每次说起他大哥木东都是赞不绝口,木家几个兄弟之间的关系好着呢,木东对三个弟弟和爹娘都很好,是个好哥哥,是个孝子。
”
“难道我有说错吗?父母还活得好好的,就闹着分家的儿子能是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