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看着苏洄屏幕里所提供的资料和图片,感到豁然开朗,“谢谢你Eddy,我想我有新的主意了,太感谢你了!”
在纽约的这所艺术院校里,苏洄的疾病得到了很宽容的对待,他无需掩饰,可以正视自己。
平时会接触的学生们大多也都知道他的状态起伏,但即便是在最差的时候,他至多也是不在校,从未有过任何不好的行为。
哪怕是在郁期,只要吃药能控制,能让苏洄说出话,他都会尽最大能力帮他们。
纯艺术系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个助教。
“我可以请你吃披萨吗?”学生很热情地提出邀请,“或者是饺子,听说这里的华人都很喜欢吃!”
苏洄微笑着拒绝了,“不用客气,我今天还有事要办,下次好吗?”
下午六点,他离开学校,在系大楼的街区看见一辆熟悉的车。
“天真冷。
”梁温走过来,笑着将手里的一杯东西递给苏洄,“热巧克力,喝一点恢复精神。
”
苏洄接过来,但并没有喝。
这些天他断断续续地和梁温联系,把外婆的病也告诉了他。
苏洄知道,梁温与在很担心他的状态,可他的确也装不出更好的样子。
“别担心。
”梁温为他开了车门,“我送你去医院。
”
苏洄没回答,沉默着上了车,坐上副驾驶。
刚系好安全带,梁温递过来一张创可贴。
“嘴角破了,你外婆看了心疼。
”他说完,帮苏洄把后视镜放下来。
这是这几天苏洄第一次照镜子,里面的自己看上去没有半点血色,嘴角残留着血痂和淤青。
苏洄撕开创可贴,贴在自己的嘴角,掩去一点伤痕。
在梁温的咨询室里,他展与过足够多的丑态,多糟糕的都有,沉默已经是最体面的相处模式。
但一路上梁温都很照顾地和他说话,用一些心理医生惯用的引导话术,混杂他的日常,试图让苏洄多一些反应,但直到抵达医院,苏洄都没有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