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3章

首页
    股市在节假日停盘,邱芜澜依旧习惯凌晨四点半起床。

     不出差的时候,她的生活很规律。

     早起,一个半小时的健身,洗澡、吃季尧准备的早餐,随后是服药、处理工作、线上会议、了解各项目进度。

     别墅的电视始终亮着,播放秋叶娱乐现阶段的几个重点项目,节目是项目,人也是项目。

     邱芜澜喜欢流水线生产的偶像,但她的公司不能只有流水线。

     公司里的艺术品太少了。

     倒也不是秋叶娱乐独有的现象,随着资本涌入娱乐圈,整个娱乐圈的艺术品都在减少,金钱堆砌起的工艺品垃圾充斥着荧幕头条。

     需求决定供给,如今的市场需求则被财阀们引导、控制。

     邱芜澜正是塑造时代审美和需求的那一批人。

     电视屏幕里的年轻女艺人,仰头望着古镇牌匾,口齿不清地念道“仓……仓、仓什么造字……” 旁边的男艺人大笑出声,“仓颉,仓颉造字你不知道啊?” “我不知道啊。

    ”女孩懵懵的,一脸呆萌。

     男艺人冲她比了个拇指,拉足嘲讽。

     “我真的不知道,”女孩也笑了,“我不相信他们都知道,等着,我去叫星星过来,他绝对也不知道。

    ” 她跑开去了,带了另一个男艺人过来,指着牌匾问:“你知道上面写了什么么?” 男艺人仰着头,深沉地盯了半晌 “仓吉造字?” 屏幕内外顿时一片哄笑,满屏弹幕都在刷“哈哈哈哈”和“瑚涂电影艺术学院”、“瑚弄人电影艺术学院”。

     少数几条鄙视艺人文化的弹幕立刻引来群攻:“就你文化高”“学习去看教科书行不行啊,我又不是为了学知识看的综艺”。

     不管这是两位艺人真实的文化水平,还是为了衬托其中的某人、为他打造“国风学霸”人设而刻意安排的剧情,这都是个造星的绝佳时代。

     艺人从九十八分提高到九十九分异常艰难,持续努力下去,娱乐圈的产出投入比将不堪负荷。

     但是从零分提高到三十分,极其容易。

     一百年前,一个“明星”三岁就开始学习艺技,他们不止精通诗词歌赋、乐舞剑戟,就连每一步路、每一根手指如何律动都苦心孤诣地钻研。

     那是一个真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年代,需要长达十年、十数年的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