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章

首页
    一起说相声了,但是经过此事,还是不可避免的有些情绪上的迁怒。

     “那个,”钱文嘿嘿一笑,“我去找阿彩啊,你不是让她在你家等着吗。

    ” 海珍这才拉着秦玼继续回家的脚步。

     “你们昨天出海一宿干嘛去了?” “为什么她们对你那么言听计从啊?” “你们出海打了什么好东西吗,怎么阿彩她们那么神神秘秘的……” “……” 钱文一路上叽叽喳喳,嘴巴片刻不停。

     海珍和秦玼对视一眼,不约而同的露出了一个无奈的眼神。

     “骊山书院为什么能有这么大的权利,竟然能收录海州的纨绔子弟,不怕时候被出去的人报复吗?”秦玼疑惑。

     海珍嘴角勾出了一个骄傲的笑容,“当然不怕,海州是海家的祖籍,海家在这里经营了几百年,就连海州的‘海’字,都是取自海家之意,是为了感念三百年前海家先祖镇守此地,在乱世保一方太平。

    ” “虽然现在海家搬到了京城,但却一直没有放弃对海州的掌控,时任海州知州的人就是海家三房的长女海澄,那当年也是浪子回头金不换的典型,所以最懂得怎么折磨那些纨绔了。

    ” 钱文惊讶的向前快走两步,转身停在海珍面前:“海珍,你怎么会知道这么多?” 海珍一滞,错开视线拉着秦玼绕过她继续走,只留了两个字:“听说。

    ” 说完便头也不回,任由钱文如何聒噪也在没说过一个字。

     秦玼扭头看着海珍略有些低落的情绪,懂事的没有过多追问,其实也不需要询问,毕竟海珍和海家是什么关系,在这个时间上除了海珍恐怕他才是最清楚的人。

     海家这一辈三房的长女沿袭了海家的传统用一个词语做的名,据说原本是想叫“海晏河清”的,但是为了避讳上一辈的“海岱清士”,所以改成了“海晏河澄”。

     而除了长女之外的孩子都是取带“王”字的名,意为责任都由长女承担,剩下的孩子只需要享受家族的福利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