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74章

首页
    姑摇摇头,语气?是再温和不过,“不妨事?,我在这儿等着便是。

    ” 太皇太后身边离不得她?,只是这次和皇上议的事?关系到大清和蒙古,才把他们二?人也支了出?来。

     殿内,太皇太后看着正值鼎盛的孙儿道:“我年事?已高,此番就不跟着过去了。

    ” 这是康熙第二?次北上秋巡,他也有自己的考量。

    太皇太后的年龄和辈分,不论是在皇室,还是在科尔沁,都能尊称一句老祖宗,身份太过贵重。

     作为天下至孝的皇帝,在蒙古王公面?前,也要?彰显对太皇太后的孝心。

    只是,蒙古各部?并不推崇汉人文化?,自己一番孝子贤孙的模样,落在蒙古王公眼里,说?不定会适得其反。

     太皇太后主动推辞不去,反而解了他的难题。

     祖孙二?人之间说?了许多贴心的体?己话,康熙又讲了太子一事?。

     “太子是大清的储君,朕决心把他留在京城,托付给玛嬷照顾。

    ” “保清都带去了,还差保成这一个?”太皇太后到底是出?身草原,不太认同康熙这般孝心谨慎。

     太子是大清储君不假,但也不能像笼中鸟儿一样,看不见?紫禁城外的大清是何模样。

     “此次随行的人那么多,八旗亲卫里还有赫舍里氏的族人。

    别的兄弟姊妹都去了,独留保成一人在京城,怪无趣的。

    ”太皇太后决心为这个听话的重孙再添把火。

     太皇太后的话不无道理,康熙心中一动,松口?道:“等朕回去后问问保成的意思。

    ” 听皇上这样说?,太皇太后也不再劝,等人走后,太皇太后才吐了口?浊气?。

     苏麻喇姑上前,轻轻地捶打她?的后背,过了半晌,只听太皇太后开?口?道:“咱们皇上,是顶顶聪明的人。

    ” 正因是聪明的人,才能擒鳌拜、平三藩,立下丰功伟业。

    只是,为君者太聪慧,臣子难当,皇子更难当。

    对皇子而言,皇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