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14章

首页
    英自嘲的笑了笑,“才华?” 我有个屁的才华。

     陆象英没有,卢象英也没有。

     我就是一个普通人。

     如果真要说才华,那也只有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解、认知,以及对未来即将发生的一些大事的上帝视觉――老实说,只要有了一定的基础,自己掌握的这些东西,已经和金手指一样逆天了。

     很可能成大事。

     若是反清成功,就看最后是成为王莽,还是刘秀。

     徐三乐了,“小官人没有,难道我有?” 卢象英哈哈一笑,“天下才共十斗,我若有一斗,便要梦里笑醒了。

    ” 忽然想起一事,又道:“徐三,本想给你取个名字,不过想了想,觉得没必要,翻遍古今书籍,貌似也找不到几个功成名就的人叫“三”这个名的。

    ” 徐三就挺好。

     有标志性。

     徐三嘿了一声,“其实我有名字,定国公取的,觉得不好听,就没用了,再者,爹娘给取的名字,不敢背弃啊。

    ” 卢象英嗯了声,“这几天你抽空思忖一下,有什么方法,能让我从一个读书人快速变成一个儒将,毕竟我也要统兵,我想如大兄卢象升一般,要不然会重蹈二兄卢象观的覆辙。

    ” 徐三眼睛一亮,“练武么?这个简单,包在我身上了,我有一种方法,可以让你速成,不说什么武道大家,至少应付个沙场厮杀没问题。

    ” 这话有点吹牛。

     卢象英也知道,闻言笑而不语。

     哪里的小道消息最多? 茶馆。

     不过在申港镇上走了一遭,茶楼都不大,生意寥落,如今乱世,喝闲茶的人少了,大多的人都在为生计奔走。

     倒是有个酒楼,春浅楼。

     名字不错。

     应该是花了钱请读书人取的名。

     正是午饭时间,酒楼里三三两两,约莫五六桌十七八个人,大多皆是商旅打扮――贩夫走卒也舍不得花钱来酒楼吃饭。

     卢象英略一思索,带着徐三进门。

     年轻的伙计立刻迎了上来,将手中的麻布长巾往背上一搭,满脸的笑意,弯着腰道:“小官人里边请,是打尖还是住店。

    ” 卢象英道:“吃饭。

    ”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