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5章

首页
    卢象英微微点头,“虽只是经历司经历,但一年岁才仅百两收入,已经可以羞煞水太凉的那位尚书了――” 崇祯十四年,年过半百的钱谦益和柳如是成婚,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用来金屋藏娇。

     而年轻貌美的柳如是,是秦淮八艳之一。

     他钱谦益没钱,能办得了这事? 说到这里,卢象英起身,对刘阳平深深一礼,“先前多有冒犯,还请刘大人海涵。

    ” 刘阳平哈哈大笑。

     道:“小官人多虑了,我之胸怀虽不可纳天地日月,但也不至于如此小气,况且小官人说的没错,我迫于形势不得不出仕江阴,就已经做好了背负骂名的准备。

    ” 又道:“所以我养不起护卫的,跟随我来江阴城的护卫,其实是土宝国以‘保护’我的名分派来,实则是监视。

    ” 卢象英闻言沉吟半晌,“那护卫此刻何在?” 刘阳平道:“被我支出去了。

    ” 卢象英松了口气。

     问道:“刘大人是如何确定小生有反清之意?” 刘阳平道:“贝勒博洛率领八旗精锐,携同刘良佐的十万降兵攻打江阴,破城之后屠城三日,在我来赴任后,曾将幸存者造册移交县衙,其中便有小官人主仆和徐氏。

    ” 这事不是什么秘密。

     清军封刀张榜安民后的第二天,卢象英和徐氏在秦晖门的时候,就有降兵挨家挨户的搜查,留守在徐氏丫鬟家里的赵巨鹿,听从卢象英的叮嘱,老实上报了三人的户籍信息。

     并不担心因此引起清军的注意。

     毕竟宜兴卢氏已经灭族。

     卢象升死了多年,卢象观也已经投水殉国,谁还会在意你卢氏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子弟。

     刘阳平继续道:“据我所知,当初幼哲先生率领乡勇和卢尚书旧将陈坦公一起抗清,兵败之后去往湖州,遇大兵不敌而投水殉国,当时卢氏子弟几乎尽数殉国,按说小官人应该也在其中,也许是因缘际会,成了为数极少的幸存者,但却又出现在江阴包围战中,所以某大胆猜测,小官人如今必然是在蛰伏,等待着抗清的时机!” 要不然卢象观死后,卢象英为何要来江阴? 他若是为了活命,完全可以继续南下,去福广两地,而不是来江阴。

     所以真相
上一章 章节目录 下一页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