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9章

首页
    枫塘剧院的西厢记演出海报,民间的戏迷、耄耋以及文化圈人士这才惊觉又有一个古老可怀旧的去处要湮没在时代洪流之中,纷纷求票入场。

     在念眉的印象中,枫塘剧院的上座率从来没有哪一天像今次这样爆满,一位难求。

     她知道除了剧团自身的努力和穆晋北在背后给予的大力支持,还有许多人付诸热忱。

     比如津京亲自设计了演出的印册和海报,而以往的演出为节省成本,从没有这样精细地准备过任何印册,只在台前有一块窄而长的电子显示屏,戏文就像原声电影里的字幕缓缓滚动,更别提大规模投放广告。

     而在大学任职的舒乐组织了苏城三所高校的百余位学生,包括各校的昆曲社团一起到现场。

     朝气蓬勃的年轻人,恰是昆曲复兴的最大希望。

     念眉眼眶微微发热,清了清嗓子。

    如果一个依托舞台生存的表演者真有所谓的最佳状态,那么她相信眼下的她就是最佳状态。

     程晓音走过来,低唤了她一声,“师姐。

    ” 念眉回头,“嗯,都准备好了吗?” 她点头道:“好了。

    ” “那就准备上场了,什么都不要多想,用心唱就好。

    ” 这也将是程晓音在南苑昆剧团的最后一场演出了。

    之前念眉亲自找上门去,把叶朝晖先前给她的那张三十万支票转交给她,平静地说:“我知道这些年你在剧团也尽了力,大环境不好,让你年纪轻轻就困在这里的确是委屈你。

    这笔钱你拿着,不是一直想给你妈妈买套好一点的房子吗?这些应该够付首款了,以后怎么样就要看你自身的努力。

    作模特、礼仪或者继续再唱昆曲,怎么都好,最重要是保护好自己,别再让关心你的人担忧。

    ” 程晓音一下就哭了,拉住她道:“师姐……你们还有最后一场,演西厢记是不是?我想演……我想跟你们再一起登一次台。

    ” 出了那样的事,她也知道今后不可能再待在南苑昆剧团了,这算是她最后一个请求。

     念眉没有犹豫就答应了她,还是让她□□娘。

     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去处,不是谁都能陪你一路走下去,强求不来。

     场内的灯光逐次暗下去,舞台又慢慢亮起来。

    《西厢记》这一场唱三折戏《游殿》、《听琴》和《长亭》。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