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21章

首页
    ?未长成?的孩子消失的法子太多了,秦紫苑生平第一次学会了谨慎。

     似乎是她的态度引起家中人的警惕,舅母对待她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开始不动声色地给她立规矩。

     及笄的日子越来越近,府中已经默认她要?嫁给表哥,她每一天都想要?反抗,到底没有鱼死网破的勇气?。

     就在她以为?这辈子便要?被困在这座牢笼中时,偶然间听到府中下人议论?国学馆之事?,秦紫苑意识到这是一个?机会。

     回房后,她直接写了一封密信,信中她并没有多言自己的处境,只是询问所有宗室子弟是否包括女子,表达了想要?入馆的愿望。

    书信甫一写好?,便令奶哥哥想办法送到暗察司,以达天听。

     就在这年六月,朝廷颁发了两道明?旨。

     一日,舅舅将她叫去书房说话,她去时心怀忐忑,离开时却是满心雀跃。

    尤其?是看见?舅母强颜欢笑的脸时,眉梢的喜意却是压也?压不住。

     压在她头顶的大山,就这样被移开了。

     离开信阳的那日,她知道,此生她绝不会再回来。

     城门口,一左一右张贴着朝廷的布告,秦紫苑听到衙役大声宣讲。

     天子诏令:即日起,三代以内禁止通婚,近亲成?亲,所育子女易早夭、天残。

    一经发现,杖五十,服役三年。

    举报者免三年劳役,为?官者罢黜。

     天子诏令:所有宗室子弟,无论?男女皆要?入国学馆读书,十六岁后方可婚配。

     这两道圣旨掀起的风浪远比前沂川王通敌叛国之事?更为?巨大。

    总有人不信邪,可圣旨不是讨价还价,刑杖之下,那些?抗旨不遵的无一不被打了个?皮开肉绽,三个?月过去,再没人敢以身?试法。

     至于第二道圣旨,看似与普通百姓无关,其?影响却是潜移默化的。

     朝廷虽然限制的是宗室女的婚配年龄,可这些?女孩的伴读也?同样会受到影响。

    贵女们的婚配时间推迟,寻常百姓家早晚也?会被动地接受这一观念。

     尤其?是在工部普及新型织机后,那些?心灵手巧的女子每月至少能赚一两银,能够织出?提花的甚至能达到五六两,这比一个?成?年男子一年的收入还要高。

     女子做工,在无形中改变了家庭结构,便只是从利益角度,父母兄弟也舍不得家中女儿早嫁。

     秦疏用几世的眼光,坚定地推行着自己的治国之策。

    他原本以为会遭到朝臣的反对,却迟迟没有等来劝谏的奏折。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