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所以,你被我太学山的另一位大儒看中,想收你为徒,你意下如何?”
哗……
周围又是一片议论纷纷的哗然。
要知道,此刻殿内的七位大儒几乎到齐了,而剩下的三位,都十分的神秘,传言他们都是某些大人物,在太学山挂名的。
所以从来不在人前露面,更别说公然收徒了。
这孟青瑶究竟是走了几辈子的狗屎运。
一时间,原本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顿时变的失望无比,甚是的羡慕嫉妒,尤其是苏燕回。
她是相府嫡女,她的兄长哥哥都是京中有名的才子,她自然也自诩不凡了。
此刻,她看着自己手中的礼物,也开始期盼,会不会被另外三个大儒看上。
“意下如何?我当然是愿意的。
”
孟青瑶飞快的点头,虽然她也不明白意义在哪,反正听着就是好事,自然要答应。
“那就这么定了,且先坐到一旁,下一个。
”
下一个就是苏燕回了,她缓步上前,打开自己的箱子,献上了自己的礼物。
竟是薄薄的两页纸。
孟青瑶隐约记得,前世苏燕回也是这个礼物,上面似乎记录着治国之用的论篇,文采很是出众。
果然,片刻就听另一位大儒,点评道:“好字,好文采,只是对我国的农耕和治国,还缺乏一些真实的认知,不过小小女子,有这般见识,也是难得了,许你入门。
”
“学生谢过老师。
”
只是可惜,并没有那三位大儒看上,这让苏燕回的心中出现了一点小落差。
而苏燕回能入门,本就在孟青瑶的意料之中。
接下来的献礼,良莠不齐,加上许多人也不认识,孟青瑶就没有再继续关注了。
大约下午的时候,全部献礼才算结束。
按照规矩,入选的,今日先回家报告喜讯,明日便可前来报到听学,从此以后,每个月的固定几日,就会成为听学的日子。
女学生甚至还要在太学小住。
但不管怎么说,今日于孟青瑶,蓝景悦,云乐而言,都是大喜,他们三个人都顺利入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