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31章

首页
    就一直搁置了。

     何况她还没什么文化,不算是知识青年,根本不在统计范围内。

     但英子是跑不了了。

     她是在校生,也不是独生子女,家里也没有人生重病需要留下陪护,也没有就业、顶替岗位等等情况。

    总之,她是没有什么可以躲避的符合政策的正当理由的。

     而且这时候赵团长正担任博城县的军代表,好多眼睛盯着呢,也不能顶风行事。

     没办法,英子就成了知青,被安排下乡。

     但好在,他们这里是小县城,具体到居住地,更是生活在小镇上。

     县城之外、镇子之外,就是“乡”了。

     不像大城市的知识青年,跨越千里去了全然陌生的农村。

    陌生习俗,陌生食物,陌生口音。

     英子他们这些小镇知青下乡的地方,离下河口只有三十公里。

     一个礼拜之后的周日,乔薇炖了肉,端了一碗去给杨大姐送去,一进门就看见英子蹲在厨房门口拿着个鸡腿啃得眼睛冒绿光,黄鼠狼似的。

     乔薇:“……” “姨,你来啦!”英子腮帮子鼓鼓地跟乔薇打招呼。

     乔薇说:“你怎么回来了?” 乡里有知青办和大队同时管着,理论上知青是不能离开指定地区的。

     英子一乐:“我爸给大队上打点好了,我星期天可以离队,只要晚上赶回去别过夜就行。

    ” 这比起大城市知青可真的幸运太多了。

     乔薇跟杨大姐说:“虽然近,也还是想办法给孩子弄回来。

    ” 早点回来早点安排。

     等大拨知青回城潮,那时候工作岗位又该紧张了。

     杨大姐早后悔没听乔薇的早早给英子安排工作,心疼得不行:“说是在那边睡大通铺,吃的也不行。

    ” 下了乡,没有亲妈也没有表姐照顾,知青们洗衣做饭都要自己动手。

     从林夕夕来了赵家,这几年英子过得其实都是有保姆的生活,哪受过这种罪。

     “老赵已经在跑动了。

    ” 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

     何况亲爸是有点本事的人。

     英子二月份下乡的,离家只有三十里。

     六月,被亲爹给捞回来了。

     十月,严磊和潘师长分别收到了来自北京的信。

    
上一页 章节目录 下一章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