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磊想了想:“改天去铜匠那里看看。
我记得以前有那种能带身上的,有灌热水的。
”
下河口从前有很多铜匠铺子,后来收归国有都合并了。
再后来大家开始用工业品,手工铜匠就没落了。
但还有。
“明天我们只上半天,下午就去。
”有替代品,乔薇就高兴起来。
30日是节前最后一天,中午吃完饭,各科都假模假式地上了一个小时的班意思了一下,大家就下班了。
过节了。
乔薇回来得早,直奔手艺巷。
老裁缝坐在门口一个小竹椅上晃脚晒太阳呢。
乔薇还跟他打了招呼。
老裁缝:“干嘛去啊?”
乔薇说了。
老裁缝说:“过去有手炉,烧炭的。
做得巧,不管你怎么转,它里面的装炭的稳稳朝上。
”
乔薇说:“我听说过那种东西。
”
这种自古传下来的精巧物件,她在网上看过结构图,非常有匠心了。
老裁缝说:“别弄那个,你不好找炭。
那个得用上好的无烟炭。
别的炭不行。
你不能边走边冒烟。
”
画面真美,逗得乔薇哈哈大笑。
“我爱人说有灌水的。
”她说。
“对,弄个灌水的就行了。
”老裁缝听了她的情况,“就是汤婆子。
大的搁家里用,暖被窝。
你要随身,弄个小小的,挂在脖子上,塞进衣服里面贴着肚子,一路都不冷。
”
乔薇听得眼睛亮了:“您真懂,这就是我想要的。
”
老头晃脚:“搁过去……哎,算了,你赶紧去吧。
”
乔薇去了铜匠铺,铜匠搁铺子里趴柜台上睡觉呢,可见生意不怎么样。
不过现在有国家给工资,也不在乎了。
乔薇虽然有点不好意思,但还是坚决地把他叫醒了:“同志,同志。
”
铜匠擦着口水,睡眼惺忪地听乔薇讲完诉求,去一堆大大小小的瓶瓶罐罐那里翻了翻,最后从柜子里找出两个小小的擦擦灰尘,给她:“这个,行不?”
成年人的巴掌大,两个圆形小扁壶。
就是老裁缝说的那种。